他重新躺倒,望着屋顶,仿佛在自言自语。
“怎么解放?途径很多。改进技术,推广新农具,那是直接提升生产力。改革税制,减轻徭役,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甚至……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一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让更多劳动者能与生产资料更有效地结合……这些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
扶苏只觉得心胸豁然开朗,以往许多纠结、困惑的问题,在此刻都有了全新的分析视角。他迫不及待地追问:“先生,那‘生产资料’又是……?”
“哦,这个刚才其实已经提到了。”赵天成懒洋洋地解释,“‘生产资料’就是‘生产力’三要素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合称。简单说,就是干活需要的工具、土地、矿山、原料、种子、牲畜等等这些东西。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动和支配地位。所以,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是‘生产关系’里最核心、最基础的一环。”
他打了个哈欠,似乎有些累了,但看着扶苏那求知若渴的眼神,还是继续说了下去。
“你可以把‘生产力’想象成一辆马车的动力,是马匹的力量和速度。‘生产关系’是马车的结构和驾驭方式,比如车轴、车轮、缰绳、车夫和乘客的关系。而‘生产资料’就是拉车的马匹、马车本身以及要走的路。”
“动力决定了马车能跑多快,能拉多少货。但如果马车结构不合理,比如车轴太细容易断,车轮是方的,或者车夫胡乱指挥,那么再好的马也跑不快,甚至可能车毁人亡。反过来,如果马车结构轻便合理,驾驭得法,就能让马匹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甚至跑出更快的速度。”
“而马匹、马车、道路的归属和质量,直接影响了谁有资格驾车,谁能享受货物,以及马车最终能到达哪里。”
这个比喻极其精妙,扶苏瞬间心领神会,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学生懂了!治国之道,不仅在于挑选好马,更在于打造和维护一辆结构合理、驾驭得当的马车,并确保马匹、马车和道路的分配和使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力的效能,最终让马车平稳、快速地驶向目的地!”
“对头!”赵天成满意地笑了,“所以你看,为什么我总跟你强调,要重视工匠,改进农具,寻找新作物?这是在提升‘生产力’。为什么我建议你父皇‘休养生息’,减轻徭役,甚至考虑调整税制、抑制豪强?这是在调整‘生产关系’,缓解它对‘生产力’的束缚。为什么‘借粮换爵’那种事风险极大?因为它动摇了军功授爵这个核心‘生产关系’的重要一环,虽然短期内可能聚集‘生产资料’,但长远看可能破坏激励机制,后果难料。”
一切都有了归宿。
赵天成过往那些看似跳跃、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言论,此刻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这个宏大的理论框架下,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这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一套完整的、洞察社会本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