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成接过话头。
“这就是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问题了。首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下去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简单地证明政绩,而是为了发现问题,了解真实需求,检验政策效果。”
“可以给官员们列几个固定的方向,比如:一,察民生。看百姓吃得如何,穿得如何,居住条件如何,有无饥馑之忧。二,问生产。看农田收成,工匠技艺,商贾流通,有无困难阻碍。三,听讼狱。了解民间纠纷处理是否公正,吏治是否清明,有无冤屈。四,观风俗。了解地方习俗,教化程度,民心向背。”
“在方法上,”赵天成继续详细阐述。
“要强调‘直接’与‘多样’。直接,就是尽可能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少经过中间吏胥的转述。多样,就是不仅要听地方官员的安排,看他们想让你看的‘样板’,更要随机走访,甚至‘微服’潜入市井乡野,听听那些平时不敢在官老爷面前说话的人的声音。”
“此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
赵天成引用古语。
“昔日郑国子产执政,不毁乡校,允许百姓议论朝政,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正是通过保留这个民间议政的渠道,子产才能及时了解民意,调整政策,使郑国虽小,却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官员调研,亦当有此胸怀,主动去听取各种声音,尤其是批评和抱怨的声音。”
“在记录时,”赵天成强调。
“要务求客观详实,避免主观臆断。多记录具体的事例、虽然你们现在数据采集困难,但至少要有大概的估计,比如某村大概多少户,存粮能支撑多久等,以及被访者的原话,或者其核心意思。尽量减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民情极其安稳’这类空洞的概括性语句。要记住,调研记录是为了反映问题,而不是为了唱赞歌。”
“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还可以要求调研官员必须记录被访者的姓名、住址,至少是大概方位,以便后续核查。同时,鼓励官员在记录中不仅报喜,更要报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提出自己的初步分析和建议。朝廷对于如实反映问题、提出有益建议的官员,应予以奖励,哪怕那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这就能形成一个正向激励,让大家敢于说真话。”
嬴政一边听,一边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些要点。
他发现,赵天成所言的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新法推行后的效果评估,简直可以应用于帝国治理的方方面面。
“先生此论,已不仅限于吏治革新,更触及治国之本。”嬴政感叹道。
“依先生之见,这套‘调研’之道,是何学问?属哪家之言?”
赵天成见嬴政将话题提升到了政治学层面,知道对方已深刻理解了其重要性,便顺着话头继续深入。
“老爷子你问到根本了。”赵天成坐姿更端正了些,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但内容却愈发深邃。
“这‘调研’,或者说‘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是任何政治实体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其核心在于解决一个根本矛盾——统治者与广大被统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决策偏差与执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