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236章 没有人能完全预知未来。

第236章 没有人能完全预知未来。(2 / 2)

“再说长平之战。”赵天成继续道,“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直接好处是重创赵国,消除眼前威胁。但机会成本呢?首先是这四十万青壮劳力若是被吸纳,能创造多少财富?其次,也是更关键的,是此举彻底毒化了秦与山东六国的关系,使得‘虎狼之秦’的名声坐实,山东士民对秦的仇恨和恐惧深入骨髓,极大增加了日后统一和统治的难度。若当时能采取分化、奴役甚至部分释放的策略,虽管理麻烦,但或许能减少抵抗,降低未来统治成本。这个被放弃的‘怀柔可能’,其代价,在日后秦末烽烟中,可是用无数秦人的血来偿还的!”

“再看修郑国渠。”赵天成话锋一转,“这工程本身是好事,溉田四万顷,关中成沃野。但修渠耗费的人力物力巨万,这些资源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在那段时间,同样的人力物力,是否可以用于缓解关东初定地区的民生困苦?减少一些赋役,多派一些官吏安抚?或许能缓和一下齐楚之地的怨气,减少一些叛乱的火种?修渠的收益是显性的,但因此可能加剧关东不稳的风险,这隐性成本是否考量过?”

“还有,你们陛下孜孜不倦地求仙问药,渴望长生。”赵天成语气带上一丝讥诮。

“耗费巨资,派遣方士,甚至徐福带童男童女出海……这些资源的直接消耗且不说,其机会成本呢?这些钱财、人力、皇帝的精力心思,如果用在核查郡县账目、整顿吏治、了解真实民情上,能发现和解决多少问题?能避免多少基层的腐败和民怨的积累?求长生的机会成本,或许是帝国治理精力的巨大浪费”

扶苏听得浑身发冷,这些他以往习以为常的国策,在“机会成本”的透视下,纷纷显露出其狰狞的另一面。

“所以啊,”赵天成总结道,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苍凉。

“很多决策,表面上算的是直接账,看起来收益大于支出,就干了。但却忽略了那更大、更隐蔽的机会成本!”

他看向扶苏:“一个国家,资源就那么多,时间就那么多,精力就那么多。干了这个事情,往往就意味着干不了别的事情。越是高层,越是战略决策,越要看重这个机会成本!因为它往往决定了国家的长远气运。”

“那……那该如何权衡?”扶苏急切地追问,声音干涩,“诸多可能,纷繁复杂,未来难测,如何能知晓哪一选择之机会成本最低?或哪一选择之净收益最大?”

“问得好,这也是最难的。”赵天成坦言,“没有人能完全预知未来。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尽量降低犯错概率。”

“第一,拓宽视野,尽量多地识别出所有可能的选择。不要只盯着眼前那一两个明显选项。比如面对匈奴,不要只想到‘打’或‘和’,还可以想到‘互市’、‘分化’、‘筑城缓进’等多种策略。选项越多,比较的基础才越广。”

“第二,尽力评估每个选项的预期收益和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需要信息,需要调研,需要借助有经验的人。比如要互市,就得了解匈奴真正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风险如何控制。虽然不可能完全准确,但比拍脑袋强。”

“第三,要有比较的意识,强制自己思考‘如果不这样做,最好的替代方案是什么?它的价值几何?’强迫决策者跳出单一方案的局限。就像商人投资,不能光看一个项目赚不赚钱,还得看同样的本钱投到别的行当能不能赚更多。”

“第四,考虑时间价值。远期的收益和成本,要打折来看。因为远期的变数大,而且眼前的资源是有时间价值的。同样一笔钱,现在能办的事,和十年后能办的事,效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