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开元盛世(2 / 2)

李由眉头紧锁,试图理解这套制度:“均田?租庸调?此法定然极其繁复,如何确保官吏不从中盘剥?”

他本能地从治理难度和漏洞出发思考。

“问得好!”赵天成点点头,“当然有问题,后来也出问题了。但在开元前期,朝廷权威强,监察力度大,吏治相对清明,执行得还算不错。至少,比你们现在这完全看不到头的压榨要强得多。老百姓能喘口气,社会才能有活力。”

“再说说挣钱的门路。”赵天成伸出第二根手指。

“开元年间,可不光是种地。手工业发达得不得了!丝绸、瓷器、茶叶、铁器、造纸……各种各样的作坊遍地开花。朝廷还在主要城市设立‘市’,让工匠和商人集中经营,管理得井井有条。不像你们,动不动就‘重农抑商’,把商贾视为贱民,搞得死气沉沉。”

蒙海挠头:“工匠和商人多了,都不去种地,打仗吃啥?”

“蠢!”赵天成骂道,“手工业发达,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农民卖了粮食才能买到这些东西,这叫交换!经济就活起来了!朝廷还能从商业里收取市税,收入大增,不比光盯着农民那点口粮强?而且,唐朝的丝绸之路知道吗?那才叫厉害!从长安一直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大食、拂林,商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绸、瓷器运出去,换回外面的金银、香料、宝石、玻璃器皿!长安、洛阳、扬州、广州这些大城市,到处都是胡商,开着铺子,说着各种口音的官话,那叫一个热闹繁华!你们咸阳有这景象吗?”

扶苏想象着那万国来商、百货汇聚的场景,不禁有些神往:“竟能如此……开放?不惧外邦窥伺吗?”

“所以说格局!格局懂吗?”赵天成敲着地面,“唐朝自信!国力强盛,文化昌明,不怕你来学,不怕你看,反而欢迎你来交易。朝廷还专门设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抽税充实国库。这种开放和自信,带来的可是实打实的财富和影响力!哪像你们,恨不得把门关起来,除了打仗征发,就知道防民之口。”

李斯在隔壁听得心神激荡。

商业税收?管理市场?开放贸易?

这些概念对他固有的“重本抑末”思想造成了巨大冲击。

他迅速思考着这种模式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土地压力的可能性。

“再说说他们那套官制。”赵天成继续道,第三根手指竖起,“唐朝沿袭并完善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制定政策、门下省审核政策、尚书省执行政策,互相牵制,减少了独断专行的可能。‘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分工明确,各管一摊,效率比你们这朝廷事无巨细都靠皇帝和丞相决断要高得多。”

嬴政的目光骤然锐利。

分权制衡?

明确分工?

这套制度设计确实精妙,与他事必躬亲、高度集权的风格截然不同。

“而且,他们搞科举取士搞得更成熟了。”赵天成说到这个有点来劲,“不像宋朝那么极端,但也已经成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量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就能做官,打破了贵族门阀对官位的垄断。虽然高官显位还是贵族子弟居多,但至少给了底层人才一个希望和上升的通道。这朝廷的血液就能不断更新,不至于像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