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科举(2 / 2)

“第三,容易形成门阀。被举荐上去的人,互相提携,他们的子孙又被举荐,时间长了,又形成新的世袭贵族集团,比如后来东汉那边的啥啥家族,牛气得不行。”

扶苏飞快地刻着,眉头紧锁,显然想到了大秦目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秦重军功,但官吏选拔中,举荐、征辟仍是重要途径,其弊端已然显现。

“你们大秦呢,商鞅变法后,搞的是‘军功爵制’。”赵天成看向扶苏,“砍脑袋换爵位,爵位换田地、官职。这法子在那会儿是猛药,直接打破了贵族垄断,让底层百姓有了上升通道,所以秦军战斗力爆表。但天下一统后,问题来了。没那么多仗打了,军功这条路就窄了。”

“而且,治理国家光会砍人不行啊,需要会算账的、会断案的、会搞建设的、会写文书的文官。军功爵制选拔不出这些人才。所以你们现在,估计也是军功、举荐、还有像李斯这样因才学被陛下看中的,几种路子混着用,对吧?”

扶苏沉重地点点头:“先生明鉴,确是如此。然军功渐少,举荐之弊日显,长此以往,恐人才凋敝,吏治昏聩。”

“所以啊,就得变!”赵天成用力撕下一块羊肉,“科举制,就是在举荐制玩不转了之后,慢慢搞出来的一套更公平、更系统、更能大规模选拔人才的玩法。”

扶苏听得心惊肉跳,手中的刻刀几次差点划伤手指。

赵天成描绘的图景,虽然说的是一万年前的故事,但他仿佛看到了大秦未来可能出现的隐忧。

军功爵制在统一后效能递减,举荐之法已现端倪,长此以往……

“科举科举,核心就是‘分科’和‘考试’。设立固定的考试科目,制定相对统一的评分标准,让天下所有符合条件的人,不分贵贱······啊,也只是理论上的啊,都能来报名考!考过了,就给你功名,就能做官!把选官的权利,从地方长官的个人喜好手里,部分收归到中央,收归到这套考试制度本身!”

隔壁耳房,嬴政的目光骤然锐利如鹰隼!

将选官之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通过考试?

此论……直指帝国根基!

李斯更是心头狂震!

作为靠才学上位者,他太清楚现有选拔制度的弊端和不确定性!

若真有一套标准化的、中央掌控的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