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廉颇之流,亦需以实利聚兵心。再者,边防要塞,信息传递不便,若异地兑换出现阻滞,或地方钱庄存粮不足,无法及时兑付,顷刻之间便可酿成营啸哗变。故于军中,纸币之议,短期内绝不可行。当前首要,仍是确保铜钱足值,赏赐丰厚且及时,粮秣军械供应无虞。”
嬴政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显示其内心亦在激烈权衡。
片刻后,他缓缓道:“二卿所虑,皆老成谋国之见,切中要害。纸币之险,确乎巨大,其成功推行所需之条件——高度统一的政令、无比坚实的信用、严密高效的管理、遍布全国的网点、难以仿造的技术——我朝目前确乎尚未完全具备。”
“然,”他的目光变得深邃,“其利亦让朕难以轻易弃之。如赵天成言,此物若能掌控得当,非但能省却无数转运损耗,更能将天下货殖流通之脉络,更大程度地握于中央之手。此乃超越郡县制、直探经济根基之掌控力。此等高效调动资源之手段,诱惑极大。即便不能即刻全面推行,其理不可不察,其术不可不备。”
他停顿一下,看向李斯:“李斯,依你之见,当前于钱币一事,最切实之举为何?”
李斯即刻回应:“陛下圣明。当前最急迫、最可行者,仍是彻底整饬现行铜钱币制。此乃巩固根基之役。臣建议:第一,将新法尽快颁布,尤其是由少府牵头,会同治粟内史、廷尉府,立即重新严格核定‘半两钱’之标准重量、成色、尺寸,制作精度极高之‘母钱’,此事迫在眉睫。分发各官铸坊,严令依样铸造,毫厘不得有差。”
“第二,尽快修订《金布律》,增设严苛条款:凡私铸者,不仅本人处极刑,家属没为官奴,邻里知而不报者连坐;凡吏员监管不力、铸钱不合规者,视同贪渎,重惩不贷。”
“可设‘巡钱御史’,直属陛下,巡查郡国铸钱事宜,拥有临机决断之权。第三,强力收缴、销毁一切民间恶钱、旧币,设定期限,逾期仍持有、使用者罪之。第四,朝廷所有赋税征收、官营买卖、俸禄发放,必须严格使用且只接受新标准足值钱,以树立典范。此四项若能雷厉风行,持之以恒,则一两年内,秦半两之信用可初步稳固,此乃未来任何货币改革之基石。”
嬴政点头:“善。便依此议。李斯,此事由你总揽,会同相关府署,十日内将详细方案与律条修订呈报于朕。”
“臣领旨。”李斯躬身应命。
嬴政继而将话题转向另一个关键:“纸币之议,可暂缓推行,然不可不深究其理。其背后所谓‘金融’、‘信用’、‘流通’之法则,赵天成虽寥寥数语,却似揭开一全新世界之帷幕。”
“李斯,你精于律法算计,此事亦当你留意。朕命你于丞相府下,秘密遴选三至五名通晓数术、心思缜密、且绝对忠诚可靠之吏员,组成一精算小组。其职责便是专门研析赵天成所言之‘货币循环’、‘信用体系’、‘钱庄运作’之理,尝试推演其于不同情境下之利弊得失,并试草拟若未来欲行之,所需之律法框架、管理机构设置、监管制衡之策。所有研究,密级为最高,直接向朕与你汇报,不得有任何外泄。”
李斯面色一肃:“臣明白。此小组所研,必为帝国最高机密。臣会亲自挑选人员,确保万无一失。”
“蒙毅。”嬴政转向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