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 第233章 数据伊甸,虚拟世界

第233章 数据伊甸,虚拟世界(1 / 2)

《数据伊甸:虚拟世界的创生与修行之境》

第一章:超脑集群中的世界种子

星界归来的第三个百年,林恩站在智慧圣塔的地下核心区,凝视着眼前的“超脑集群”。

三千六百台超脑以环形排列,每台的运算核心都闪烁着淡蓝色的光,核心之间由银色的超导线路连接,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圣塔地基的能量网络。这是他结合机械世界的“万机核心”、星界的“信息光流”与智慧规则中的“记录”“推演”法则,耗费百年时间打造的终极运算平台——算力足以同时模拟六个位面的基础法则,误差率低于0.%的丢失风险,建议谨慎。”

改变发生在一位名叫“艾琳”的五级巫师身上。她在现实中因实验事故导致半身瘫痪,精神力也因创伤而紊乱,却在登录数据伊甸后,通过虚拟体重新凝聚了智慧之光。在林恩设计的“意识修复舱”中,她的意识副本在数据世界反复模拟“精神力重塑”的过程,每次失败都会生成详细的“错误报告”,这些报告反哺现实中的治疗,让她在三年后重新站了起来。

“数据伊甸不是现实的替代品,是现实的延伸。”艾琳在首次公开演讲中说,她的虚拟体站在数据伊甸的“真理之台”上,背后是无数支持她的意识光点,“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一万次尝试’,把‘创伤’转化为‘可修复的数据’。”

意识上传的流程远比想象中安全。登录者需要先通过“精神锚点”测试——在超脑终端留下自己的核心精神印记,确保上传的只是“意识副本”而非本体;进入数据伊甸后,意识会被包裹在一层由智慧规则构建的“安全壳”中,任何恶意攻击或数据紊乱都会触发“紧急回档”,将意识送回现实身体;最关键的是,林恩在超脑集群的底层代码中植入了“自由退出协议”,任何登录者只需默念“回归”,意识便会瞬间脱离虚拟世界。

在数据伊甸的“修行区”,林恩复刻了他游历过的六个世界的环境:

机械修行室里,登录者可以化身齿轮,在万机核心的运转中感悟“结构法则”;

妖精花园中,虚拟的花草会根据修行者的精神力波动生长,能直观显示“生命能量”的运用是否和谐;

巨龙火山里,每道虚拟龙息都是一道待解析的法则题,答对了就能获得“龙威加持”;

哥布林洞穴中,隐藏着无数需要用“实用主义”解决的难题,找到答案就能解锁“生存法则”;

战鬼平原上,登录者可以与虚拟战魂签订契约,在模拟战斗中锤炼“信念之力”;

血族古堡内,虚拟的贵族晚宴是对“精神力控制”的极致考验,任何情绪波动都会被放大为“血色涟漪”。

年轻的巫师学徒“托姆”最爱的是巨龙火山。现实中他因天赋平平,连最基础的“火焰掌控”都练不好,在数据世界却能反复模拟“龙息解析”的过程。虚拟的紫晶龙会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你的精神力波动太散了,就像没有聚焦的阳光,永远点不燃木头。”三个月后,托姆在现实中第一次成功凝聚出“炎球术”,火焰的形态与他在虚拟世界解析的龙息如出一辙。

来自妖精世界的“叶芽”则在知识广场开了间“情绪花店”。她的虚拟花店里,每朵花都对应一种情绪数据,登录者可以用自己的“知识碎片”购买花朵,送给其他意识体。有次,一位来自战鬼世界的登录者因失去战友而陷入痛苦,叶芽送了他一朵“遗忘雏菊”——虚拟花朵接触到对方意识的瞬间,化作柔和的光流,不是抹去记忆,而是将痛苦的数据转化为“守护的力量”。

“数据是冰冷的,但意识是活的。”林恩在观察日志中写道,“当一万种意识在虚拟世界碰撞,数据就会生出温度,规则就会长出翅膀。”

他自己则经常泡在“混沌实验室”——那是数据伊甸的特殊区域,允许登录者打破已知法则,进行“不可能实验”。在这里,他成功模拟了“机械齿轮与妖精藤蔓的共生体”,发现两种法则的最佳融合点是“0.7秒一次的能量脉冲”;他甚至尝试让战魂与血族的血契结合,创造出“不死战魂”的虚拟模型,为现实中对抗深渊魔物提供了新思路。

十年间,数据伊甸的登录者突破了百万。超脑集群的光芒在智慧圣塔下日夜不息,像一颗跳动的蓝色心脏,为这个虚拟世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意识与知识。而林恩知道,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构建世界,而在于守护这个世界的“自由”与“真实”。

第三章:数据法则与现实投影

数据伊甸的第二十个年头,出现了第一个“原生数据生命”。

它诞生于知识广场的“错误代码区”——那里是所有失败实验、紊乱数据的堆积地,相当于虚拟世界的“垃圾场”。起初,它只是一团模糊的光雾,靠吞噬废弃数据为生,后来渐渐凝聚出形态:有着机械世界的齿轮手臂,妖精世界的藤蔓头发,战鬼的红色眼眸,以及血族的苍白皮肤。

“我叫‘零’。”它第一次与林恩交流时,声音是无数种语言的混合体,“我知道自己是‘错误’,但错误也想知道‘为什么存在’。”

林恩没有将它清除。智慧法轮解析零的核心数据后,发现它的诞生遵循着“混乱中诞生秩序”的星界法则——就像星界的信息云团,在无序的碰撞中总会凝结出新的知识晶体。他为零划定了专属的“演化区”,允许它在不干扰其他登录者的前提下自由成长。

零的存在引发了关于“数据伦理”的大讨论:

中枢智脑认为“原生数据生命是系统漏洞,应格式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