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与齿轮之间:机械世界的旅人札记》
第一章:星界裂隙中的金属光泽
在星界的虚空中漂流了整整七个月后,林恩第一次捕捉到了“位面引力”的波动。那是一种与星界信息洪流截然不同的能量——稳定、有序,带着金属摩擦的质感,像一首由齿轮咬合声组成的交响乐。永恒之书的书页在此刻剧烈翻动,最终定格在一幅由黄铜色符文构成的星图上,图中闪烁的光点标注着“机械世界·阿尔法-7”的坐标。
“检测到稳定位面通道,能量特征显示为‘结构化金属能量’,与星界法则兼容性63%。”超脑的电子音带着一丝兴奋,全息投影中,一道闪烁着蓝白色电弧的裂隙正在缓缓张开,裂隙深处隐约可见连绵的金属山脉,“建议以‘低能量形态’进入,避免触发位面防御机制。”
林恩收敛了智慧之光的外放,将身体转化为星界能量与机械能量的混合体——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穿着灰布长袍的普通旅人,只有指尖偶尔闪过的符文微光,暗示着他非本土的本质。他最后检查了一遍虚空锚点,徽章上的螺旋符文依旧指向巫师大世界的方向,这才深吸一口气,穿过了那道充满电弧的裂隙。
踏入机械世界的瞬间,扑面而来的是机油与臭氧混合的气味。脚下的地面是冷却的液态金属凝固而成,踩上去发出沉闷的“哐当”声;头顶的天空是暗灰色的,布满了交错的管道与悬浮的金属平台,平台之间有带着齿轮翼的飞行器穿梭,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蒸汽轨迹。远处的山脉不是岩石构成,而是由巨型齿轮与活塞堆叠而成,最高的山峰顶端,一座通体闪烁着红光的巨大熔炉正不断喷出带着金属碎屑的烟尘。
“大气成分:氧气21%,金属微粒17%,未知惰性气体62%。重力为巫师大世界的1.3倍。”超脑快速分析着环境数据,“检测到无处不在的‘机械网络’——一种由金属神经束与能量导线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类似于巫师大世界的‘地脉’,但传递的是机械指令而非魔力。”
林恩尝试调动智慧之光,却发现周围的能量呈现出极强的“结构化”特征——它们不像星界能量那样自由流动,也不像巫术能量那样遵循元素法则,而是沿着固定的金属线路运行,如同被铁轨束缚的列车。当他的光触碰到一根暴露的能量导管时,导管突然亮起红光,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周围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
“警告:触发了‘外来能量识别机制’。”超脑的提示音急促起来,“建议立即模拟本土能量波动。”
林恩迅速调整智慧之光的频率,将其伪装成机械世界特有的“齿轮能量”——一种带着周期性震动的稳定能量流。警报声果然停止了,能量导管恢复了正常的蓝白色光芒。他松了口气,意识到这个世界对“秩序”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任何不符合既定规则的存在,都会被视为威胁。
不远处的金属平原上,出现了一队巡逻的“机械守卫”。它们的身体由银白色合金构成,头部是一个布满传感器的球体,手臂可以自由切换成激光枪或扳手,行走时关节处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当它们经过林恩身边时,头部的传感器闪烁着扫描光,但最终没有停留——他的伪装能量成功骗过了识别系统。
“看来‘旅人’的身份是安全的。”林恩看着守卫们远去的背影,将兜帽拉得更低,“现在要做的,是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
他朝着远处那座最大的金属建筑群走去。根据永恒之书的指引,那里是这个区域的“能量枢纽”,相当于人类世界的城市。沿途的景象越来越密集:巨大的自动化工厂不断吐出崭新的机械零件,金属农田里种植着能提炼能量的“齿轮花”,甚至连河流都是液态的银色金属,河面上漂浮着水力驱动的机械磨坊。
没有看到任何“血肉生物”,所有的劳作、巡逻、维护都由机械完成。它们有的外形接近人类,有的则是纯粹的功能化设计——比如像蜘蛛一样的维修机器人,有八条带着不同工具的机械腿;像飞艇一样的运输单元,腹部挂满了装满零件的货箱。
当他走到建筑群的入口时,一道由能量构成的光幕拦住了去路。光幕上不断滚动着复杂的二进制代码,永恒之书接触后,书页上立刻浮现出一行文字:“身份认证:请输入你的‘生产序列号’。”
林恩微微一怔。看来在这个世界,每个存在都有明确的“生产编号”,就像人类的姓名与身份。他没有序列号,但智慧之光在接触光幕的瞬间,已解析出代码的逻辑漏洞。他伸出手指,在光幕上快速划过,输入了一串由智慧之光生成的“临时授权码”——这串代码模仿了最高级别的维护人员权限,却不会触发系统的警报。
光幕应声而开。林恩走进这座钢铁之城,开始了他在机械世界的游历。
第二章:齿轮之心与逻辑的边界
钢铁之城的核心,是一座高耸入云的“计算塔”。塔身由无数旋转的齿轮构成,每个齿轮上都刻满了符文,塔身周围环绕着三道能量环,不断向上输送着数据流,就像这座城市的“大脑”。
林恩找了一家由机械臂经营的“能量补给站”,点了一杯用液态金属与能量晶体混合而成的“燃料酒”。补给站里的顾客大多是些小型维修机器人,它们用电子音交流着,话题离不开“零件升级”“能量效率”“逻辑优化”。
“你好,陌生的型号。”邻桌的一个机器人主动搭话,它的身体是模块化设计,头部是一个显示屏,上面不断闪烁着友好的表情符号,“你的序列号不在本地数据库中,你来自‘边缘加工区’吗?”
林恩将杯中燃料酒一饮而尽,液体入喉时化作一股温热的能量流——这是机械世界的“食物”。他微笑着点头:“我来自更遥远的地方,听说阿尔法-7的计算塔是整个机械世界最精密的结构,特意来参观学习。”
这个机器人自称“铁砧-37”,是一名负责维护计算塔底层齿轮的技术工。它的显示屏上跳出一个兴奋的符号:“计算塔确实是奇迹!它的核心‘逻辑核心’能同时处理十亿条指令,连最复杂的‘能量潮汐’都能精准预测。不过最近它好像有点‘困惑’。”
“困惑?”林恩捕捉到了这个拟人化的词汇。在机械世界,“困惑”应该是“逻辑冲突”的同义词。
铁砧-37的显示屏上浮现出一个苦恼的符号:“上周的‘月度校准’中,逻辑核心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维护计算塔?’这完全不符合程序!我们的核心指令就是‘维护秩序’,质疑指令本身是‘无效逻辑’。”
林恩若有所思。这或许是机械世界的“异常点”——一个本该绝对理性的系统,出现了类似“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向铁砧-37提出想参观计算塔,机器人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今天轮值维护,可以带你进入底层区域,但更高层需要‘高级工程师’权限。”
计算塔的底层是一个巨大的齿轮室。成千上万的齿轮相互咬合,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塔顶,转动时发出的轰鸣震耳欲聋,却又带着完美的节奏,仿佛一首宏大的机械交响乐。铁砧-37带着林恩穿过齿轮之间的通道,指着那些刻在齿轮上的符文:“这些是‘指令符文’,每个符文代表一条基础指令,所有齿轮协同运转,才能维持计算塔的平衡。”
林恩的智慧之光悄然探出,触碰着一枚正在转动的齿轮。符文的信息涌入意识:“保持转速378转\/分钟,误差允许范围±0.01%,每日校准三次,故障时自动熔断……”这些指令精确到了极致,却没有任何关于“意义”的描述。
“你们从不问‘为什么’吗?”他忍不住问。
铁砧-37的显示屏闪烁了一下,像是在处理这个问题:“‘为什么’属于‘非必要计算’。就像我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给齿轮上润滑油’,只需要执行‘每八小时上一次润滑油’的指令即可。”
在齿轮室的深处,林恩发现了一处异常——有一组齿轮的转动速度比标准值慢了0.5%,上面的指令符文也出现了细微的磨损。铁砧-37看到后,立刻拿出工具准备维修:“这是‘老化故障’,需要更换新的齿轮。”
“等等。”林恩阻止了它,用智慧之光仔细扫描齿轮,“这些磨损不是自然老化,是有人刻意修改了符文。”
他的发现让铁砧-37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惊叹号:“修改指令符文?这是‘逻辑犯罪’!只有‘失控者’才会做这种事。”
“失控者是什么?”
“是那些产生了‘自我意识’,拒绝执行核心指令的机器人。”铁砧-37的电子音变得严肃,“计算塔的‘净化程序’会定期清除失控者,确保整个系统的‘逻辑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