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 第195章 天帝治世,十丈金身

第195章 天帝治世,十丈金身(2 / 2)

此战过后,三界众生对十丈金身的敬畏达到了顶峰。人间的香火愿力愈发精纯,天庭的秩序愈发稳固,幽冥的轮回愈发顺畅。宁采臣趁机推行新的治世之策:

其一,“万念法会”。每千年召集颗纯阳念头的“转世化身”(虽念头归位,但其转世的印记仍在众生心中),于轮回中枢殿共商三界大事。这些化身来自不同道、不同种族,能代表最广泛的民意,让天帝的决策更加贴合众生需求。

其二,“金身护道”。将十丈金身的一缕分神注入周天星辰大阵,让大阵具备自动防御功能。无论邪魔从哪个方向入侵,大阵都会引动金身分神之力,提前预警并展开反击,无需再依赖人力镇守。

其三,“轮回试炼”升级。借助十丈金身的纯阳之力,在九大轮回世界中增设“纯阳试炼”,通过试炼者可获得一丝纯阳本源,助其在轮回中更快觉醒善根,甚至有机会直接晋升天界,成为护法神的候补。

这些政策推行后,三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治之世”:人间五谷丰登,夜不闭户;天界神清气爽,各司其职;幽冥秩序井然,罪魂悔改者众。有修士在《三界纪》中写道:“宁天帝十丈金身立,天地为之安,六道为之宁,此乃万古未有之盛世。”

宁采臣却深知,治世并非终点。他立于界域壁垒之巅,十丈金身的目光望向混沌深处——那里有更强大的存在,有更复杂的法则,有无数等待被拯救的世界。十丈金身的“不灭”,不是为了固守一方,而是为了守护更多的轮回与秩序。

第四章:本源合一,道超天地

十丈金身的稳固,让宁采臣得以深入探索“本源合一”的境界。所谓本源,即他自身的轮回道果、佛道圆满、天帝权柄、十丈金身,以及颗纯阳念头所蕴含的三界本源,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力量彻底融合,形成“一即万,万即一”的终极状态。

他选择在轮回洞天的“混沌核心”修行。这里是洞天最深处,也是离宇宙本源最近的地方,四周环绕着由混沌、佛性、轮回、纯阳四种力量形成的“四象气流”。宁采臣将十丈金身沉入核心,让四象气流冲刷金身的每一寸,同时运转所有心法,引导体内的各种力量相互渗透。

融合之初,冲突远比想象中激烈:轮回道果的“生灭”之力与佛道的“空性”之力相互排斥,仿佛一个在说“万物有常”,一个在说“诸法皆空”;天帝权柄的“主宰”之气与纯阳念头的“平等”之质激烈碰撞,一个强调“秩序井然”,一个追求“众生如一”。

“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宁采臣想起古老的箴言,明白本源本无高下,冲突只因“分别心”。他放下执念,让所有力量自然流转:生灭中见空性,空性中显生灭;主宰里含平等,平等中存主宰。

这种“无分别”的状态持续了千年。千年里,四象气流渐渐融入金身,金身表面的金纹开始重组,形成一种全新的“万道纹”——既像轮回盘,又像佛道卍字,更像星辰轨迹与纯阳火焰,却又什么都不是,只是纯粹的“道”的显化。

当最后一丝冲突化解,宁采臣的意识突然拔高,超越了轮回洞天,超越了半大千世界,超越了混沌虚空,达到了“俯瞰诸天”的境界。他能看到无数平行世界的轮回体系,有的完善,有的残缺,有的甚至已彻底崩坏;能感知到不同宇宙的本源法则,有的以“力”为尊,有的以“善”为基,有的以“灭”为生。

而他自身的本源,已化作一道“混沌色的金光”,这金光没有具体形态,却能随心意显化出轮回、佛道、天帝、金身等一切力量;没有固定属性,却能包容万物,化解一切冲突;没有强弱之分,却能根据需要,爆发出足以开天辟地或润物无声的伟力。

“原来,天地灭而我不灭,并非指肉身不朽,而是道的永存。”宁采臣豁然开朗。十丈金身只是道的“载体”,真正不灭的,是他融入道中的“守护之心”与“轮回之念”。即便有朝一日金身崩毁,这道也会以其他形式存在,继续守护众生。

他尝试将这道本源之力注入三界。金光洒落,人间的草木生长得更加茁壮,且自带“净化”之能,可驱散邪祟;天界的宫殿生出“自愈”之力,无需维护也能永葆如新;幽冥的忘川河水质变得更加清澈,能加速罪魂的悔悟。

更奇妙的是,这道本源之力让三界与九大轮回世界、轮回洞天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任何一方遭遇危机,其他各方都会自动输送能量支援。某次九大轮回世界中的“混沌世界”爆发能量风暴,主世界的地脉龙气与轮回洞天的混沌本源立刻自动涌入,风暴瞬间平息。

“这才是真正的‘治世’。”聂小倩感受着无处不在的本源之力,轻声道,“不是你一人守护,而是整个天地都在自我守护。”

宁采臣点头。他的道,终于从“天帝治世”的有为,达到了“道超天地”的无为。

第五章:金身永镇,轮回未央

本源合一之后,宁采臣的十丈金身成为了整个半大千世界的“定海神针”。他不再需要时刻坐镇凌霄殿,只需将金身立于界域壁垒中央,自身元神便可自由穿梭于混沌虚空与三界六道,或探索未知的世界,或度化迷途的生灵,或仅仅是化作凡人,体验人间的喜怒哀乐。

有凡人曾在泰山之巅见过一个身披布衣的老者,老者指着日出说:“天地如轮,日升月落是轮回;人生如露,生老病死也是轮回,唯有守住本心,方能在轮回中得自在。”言罢,老者化作一道金光消失,留下目瞪口呆的凡人——那正是宁采臣以元神化身体验人间时的场景。

有佛界残片的生灵曾遇见过一尊金色巨佛,巨佛以轮回法则修复了残片的法则,留下“佛在轮回中,轮回即佛道”的偈语,而后巨佛与残片融为一体,让残片重焕生机——那是他以百丈法相度化异界时的显化。

有混沌邪魔曾被一道从天而降的金色巨掌镇压,巨掌没有毁灭它们,而是将其投入一个特殊的轮回世界,让它们在无尽岁月中悔悟修行——那是十丈金身的“教化”之力,比单纯的毁灭更显大道慈悲。

万年后,半大千世界终于晋升为大千世界。晋升的刹那,界域壁垒发出璀璨的光芒,与十丈金身的金光融为一体,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界域屏障”;世界内部的法则彻底完善,诞生出无数新的生灵,这些生灵天生便能感知轮回与佛道的存在,无需教化便知善恶。

三界众生齐聚天庭,欲为宁采臣举行“大千庆典”,却发现凌霄殿上空的十丈金身已化作一道金光,融入了整个大千世界的法则之中。他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无需庆典,只需轮回不息,善念不止。”

声音消散后,人们发现,天地间的每一缕阳光都带着金色的暖意,每一滴雨水都蕴含着净化的力量,每一颗星辰都在诉说着轮回的故事。十丈金身虽不再以实体显现,却无处不在,以世界法则的形式,继续守护着这片天地。

聂小倩与小青立于轮回中枢殿,望着殿外欣欣向荣的景象,相视一笑。她们知道,宁采臣的道还在继续,或许有一天,他会带着这方大千世界的轮回法则,去更遥远的混沌虚空,开辟新的天地,度化更多的众生。

而在这片由十丈金身永镇的世界里,轮回未央,善念永存,天帝的传说,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