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 第165章 梦魇主神,造化万物

第165章 梦魇主神,造化万物(2 / 2)

虚无之核造化万物的过程,本质是“幻想锚定”——以轮回者的个人经历为“锚点”,将多元宇宙中存在的同类幻想聚合、压缩,最终投射为可使用的造物。莉娜的“救赎之针”锚点,是她在科技位面实习时拯救小女孩的记忆;凯恩的“泰坦义肢”锚点,是他作为士兵失去手臂时的“不甘”;塔卡的“追猎矛”锚点,是他部落中“与猎物共情”的古老传统。

这种锚定让每个兑换物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即使两个轮回者兑换了同一种“火球术卷轴”,火焰的颜色、温度、甚至附带效果(如灼烧恐惧、净化诅咒)都会因锚点不同而迥异:经历过火灾的轮回者,火焰可能附带“高温爆炸”;信仰光明的轮回者,火焰可能呈现金色,对黑暗生物有特效。

虚无之核的本源之力,就用于“聚合同类幻想”。当莉娜兑换“救赎之针”时,核心调动了所有存在于多元宇宙的“治愈幻想”——从原始部落的草药祈祷,到科技位面的基因修复,再到魔法世界的生命咒文,这些分散的幻想被锚点吸附,最终凝结为一根“能理解痛苦”的针。

“没有完全相同的造物,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恐惧。”虚无之核向轮回者展示了“锚点数据库”,里面记录着每个兑换物的源头:某把“背叛之刃”的锚点,来自七十个位面的“被背叛记忆”;某件“忠诚之甲”的锚点,是一百二十个文明中“牺牲者的信念”。

当艾丽的“影遁斗篷”因多次成功潜行而进化出“暗影符文”时,虚无之核正将她的“潜行记忆”与深渊位面的“阴影生物本能”、机械位面的“光学隐形技术”进行聚合。这种持续的聚合,让造物始终与轮回者的成长同步,避免出现“装备领先认知”的失衡。

第二节:法则碎片的拼接艺术

深层的“法则碎片”兑换,遵循“拼接逻辑”——虚无之核不直接赋予完整法则,而是提供碎片化的符文,让轮回者通过自身经历将其拼接,形成属于自己的“法则理解”。雷获得的“火焰净化”符文,只是“净化法则”的亿万分之一碎片,要想掌握完整法则,他需要在后续副本中收集“水之净化”“光之净化”等其他碎片,且每个碎片的理解都必须基于亲身经历。

这种“拼接”充满变数。两个轮回者即使收集了相同的“空间法则”碎片,最终形成的能力也可能完全不同:一个在沙漠副本中理解“空间压缩”,可能发展出“沙暴瞬移”;另一个在海洋副本中领悟“空间折叠”,可能掌握“洋流传送”。虚无之核鼓励这种差异,因为多元法则的本质就是“同一真理的不同表现”。

法则碎片的兑换代价不仅是点数,还有“认知门槛”。要兑换“时间法则”的基础碎片,轮回者必须在副本中“经历过时间异常”(如时间循环、时间加速),且能清晰描述异常带来的感受;要兑换“因果法则”碎片,则需要在至少三个副本中“理解事件的连锁反应”(如蝴蝶效应)。

凯恩在机械副本中,因“泰坦义肢”与机械城的核心产生共鸣,意外理解了“力场法则”的一个碎片。他没有直接兑换,而是通过多次用义肢操控机械臂、抵御能量冲击,让这个碎片与自己的“钢铁意志”锚点融合,最终发展出“个人力场”能力——这种“自悟法则”比兑换获得的碎片更强大,因为它完全属于轮回者自己。

“法则不是知识,是体验的结晶。”虚无之核的本源之力在法则碎片周围流动,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我提供的只是线,如何编织成网,取决于你们走过的路。”

第三节:失败造物的再利用

并非所有被兑换的造物都能存活。约有23%的兑换物会因轮回者“认知不足”或“锚点断裂”而崩溃——比如某个轮回者兑换了“巨龙血统”,却因无法承受巨龙的“傲慢”本质而精神错乱,血统最终退化为普通的“蜥蜴皮肤”。这些失败的造物不会被销毁,而是被虚无之核回收,拆解为“基础幻想粒子”,用于构建新的兑换物。

莉娜曾遇到过一个持有“残破圣典”的轮回者。那本圣典原本是“神圣治愈”的中层造物,却因持有者在副本中为自保而见死不救,导致圣典的“仁慈锚点”断裂,书页大量脱落,只剩下几页记载着“低级圣光术”的残篇。当持有者死亡后,残破圣典被虚无之核回收,其残留的“治愈粒子”最终融入了莉娜的“救赎之针”,让针尾的宝石增添了一丝神圣光泽。

这种“回收再利用”机制,让整个兑换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强大的幻想不会因个别轮回者的失败而消失,而是以更基础的形式滋养其他造物;弱小的幻想也可能通过无数次聚合,最终成长为强大的存在。就像多元宇宙的生态循环,没有真正的浪费,只有不断的转化。

某个因“贪婪”而崩溃的“财富戒指”,其碎片被用于构建艾丽的“影遁斗篷”,让斗篷在靠近贵重物品时会自动收紧——这是“贪婪”转化为“警惕”的典型案例。虚无之核的本源之力,在其中扮演着“转化催化剂”的角色,确保负面幻想能被正面锚点中和、吸收。

“崩溃不是终点,是转化的开始。”虚无之核展示了一组数据:所有现存的顶级造物中,有68%包含至少一种“失败造物”的粒子。这意味着,成长不仅来自成功的积累,也来自对失败的吸纳。

第三章:轮回者的成长轨迹与主神的终极目的

第一节:工具到本能的进化路径

轮回者与兑换物的关系,会经历三个阶段:“工具依赖”“能力融合”“本能外化”。初期,他们像使用工具一样操控兑换物,比如凯恩需要手动激活“泰坦义肢”的能量;中期,兑换物开始与身体或意识融合,莉娜的“救赎之针”能随她的意志自动出现在掌心;后期,兑换物的能力完全内化为本能,塔卡的“追猎矛”即使不在手中,他也能感知到恐惧源头的方向。

这种进化的动力,是轮回者对“幻想本质”的理解加深。艾丽在经历五个副本后,终于明白“影遁斗篷”的本质不是“隐藏身形”,而是“消除自身存在的痕迹”——这个理解让她即使不穿斗篷,也能在雪地行走而不留下脚印。此时,斗篷的物理形态已不重要,其蕴含的“无迹法则”已成为她本能的一部分。

虚无之核会通过“副本试炼”加速这个过程。当凯恩过度依赖“泰坦义肢”的力量时,核心会在后续副本中设置“能量屏蔽场”,迫使他在失去义肢助力的情况下战斗,从而理解“力量的本质是意志,而非载体”。当他最终在屏蔽场中仅凭肉体力量击败敌人时,义肢的能量输出反而提升了30%——这是“理解催生进化”的明证。

“工具是拐杖,能力是腿脚,本能是行走本身。”虚无之核记录着每个轮回者的进化节点:莉娜在第7个副本实现“能力融合”,因为她终于接受“治愈他人就是治愈自己的恐惧”;塔卡在第11个副本达到“本能外化”,因为他彻底理解“追猎不是杀戮,是与恐惧共生”。

第二节:从对抗恐惧到编织恐惧

随着实力提升,轮回者的角色会发生质变——从“恐惧的承受者”变成“恐惧的编织者”。他们不仅能使用兑换物对抗副本中的怪物,还能利用对恐惧的理解,设置陷阱、引导敌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副本的局部规则。

莉娜在一个“幽灵船副本”中,用“救赎之针”刺入船舵,让针尾的宝石吸收幽灵的“怨恨能量”,再将能量注入海水,形成一道“安抚之浪”,让狂暴的幽灵暂时平静。这种操作已超出“治愈”的范畴,进入了“能量转化”的领域,本质是对“幽灵恐惧”的重新编织。

凯恩则在“机械叛乱副本”中,利用“泰坦义肢”与机械核心的共鸣,向叛乱机器人传递“被遗弃的恐惧”(这是他失去手臂时的深刻体验),导致部分机器人因“共情”而停止攻击。这种“恐惧共享”能力,比单纯的破坏更能体现对法则的理解——他不再是对抗恐惧,而是在引导恐惧的流向。

虚无之核会为这种“编织行为”结算额外的“法则点数”。这些点数能兑换“规则编辑器”的使用权,让轮回者在副本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恐惧印记”——比如艾丽在古堡副本中设置的“无声陷阱”,被核心记录为“永恒幻象”,后续进入该副本的新人有30%概率遭遇类似陷阱。

“编织恐惧不是作恶,是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虚无之核向轮回者展示了他们留下的印记:莉娜的“安抚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