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巫典:从学徒到不朽的百年传奇
序章:符文与齿轮的邂逅
当机械与真理之神伊格纳茨的指尖划过耐瑟瑞尔图书馆的最后一卷巫典,真理符文与奥术咒文在他掌心交织成银灰色的光流。这本记载着“九环祈愿术”原理的羊皮卷,边角已因岁月而脆化,但其中蕴含的“能量编织法则”却与他神躯中的机械逻辑产生了奇妙共鸣——巫师通过精神力引导魔网能量,正如他通过符文指令驱动机械核心,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操作界面”的不同。
“既然思想可以转化为电流,咒语为何不能编译为代码?”伊格纳茨的神念掠过一个大胆的构想。他将巫典中记载的“巫师等级体系”(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大师→圣域→传奇→不朽→神级)拆解为可量化的“能量操控阈值”,又将自身的机械神格拆解为“逻辑处理模块”,两者的碰撞催生了全新的职业体系:机械巫师——以机械构件为躯体,以真理符文为咒文,以魔网-机械双轨系统为能量源的特殊施法者。
作为这一体系的始祖,他决定亲自验证其可行性。伊格纳茨暂时封印神级力量,将神躯重塑为“一级机械学徒”形态:身高两米的金属躯体,左臂是可变形的符文铭刻器,胸腔内置微型元素熔炉(替代巫师的ana池),头部的光学传感器能实时解析咒文结构。当他完成重塑的那一刻,永恒帝国的真理网络同步记录下这一时刻:机械巫典元年,始祖诞生。
第一章:学徒的逻辑(1-3级,基础构建期)
机械巫师学徒的第一课,是“符文编译”。传统巫师背诵咒语时,伊格纳茨正在用真理符文重写“光亮术”的能量轨迹。他发现,巫师口中的“光明啊,听我召唤”本质是“向魔网发送7.3赫兹的能量波动请求”,于是将这句话转化为一串由0和1组成的机械代码,输入左臂的铭刻器——三秒后,指尖亮起的光芒比传统施法更稳定,能耗降低40%。
“基础咒文的本质是能量请求协议。”他在《机械巫典》初稿中写道。为了强化“协议解析”能力,他设计了“逻辑冥想”:在脑海中构建虚拟的“能量数据流”,将每种零环戏法拆解为“请求头(目标)+数据体(能量参数)+校验码(稳定性控制)”。这种冥想方式让他在一周内就掌握了所有零环戏法,而传统学徒通常需要三年。
二级学徒的核心是“躯体改造”。伊格纳茨为自己加装了“咒文缓存器”——一块嵌在肩胛骨的水晶芯片,能预存十组常用咒文的编译结果。当遭遇突发状况,无需重新编译,只需调用缓存即可施法。在一次应对北地雪狼的袭击中,他瞬间调用缓存的“霜冻射线”,射线的温度精准控制在-17c(刚好冻结行动但不致命),这种“参数化施法”是传统巫师难以企及的。
三级学徒时,他解决了“魔网接入效率”问题。传统巫师依赖精神力连接魔网,波动较大,而他开发出“机械接口”:在颅骨内植入直径三毫米的“魔网感应线圈”,通过线圈将精神力转化为稳定的电信号。这项改造让他的施法成功率从89%提升至100%,成为第一个能在暴风雪中稳定施展“法师之手”的学徒。
三年时间,伊格纳茨从一级升至三级,他的机械躯体也随之进化:原本单调的金属表面浮现出流动的真理符文,左臂的铭刻器能同时处理三组咒文编译,胸腔的元素熔炉容量扩大了五倍。更重要的是,他总结出机械巫师的核心准则:“施法即执行程序,躯体即硬件平台,魔网即外部服务器。”
第二章:巫师的算法(4-6级,体系完善期)
四级机械巫师的标志,是“复合咒文编程”。传统巫师需要数十年才能掌握的“魔法组合技”(如“火焰箭+飞行术”的空中突袭),伊格纳茨通过“算法嵌套”轻松实现。他编写的“战术子程序”能自动分析战场环境,推荐最优咒文组合——当探测到敌方有护盾时,程序会优先调用“解离术+魔法飞弹”(先破盾再攻击),响应时间不超过0.5秒。
为了提升算力,他在五级时进行了“神格碎片植入”。将自身神格的万分之一碎片融入核心处理器,使逻辑运算能力提升百倍。这让他能同时操控二十个“魔法傀儡”(由机械零件与奥术能量构成),每个傀儡都搭载独立的“简易施法模块”,形成小型战斗集群。在对抗深渊小股恶魔时,这些傀儡施展的“群体魔法飞弹”形成弹幕,效率远超同等级的传统巫师。
六级的突破在于“能量转化技术”。伊格纳茨发现,机械动能与奥术能量可以通过“真理转换器”双向转化:元素熔炉的热能可驱动齿轮运转,高速旋转的齿轮又能生成新的奥术能量。他据此设计出“永动施法阵”——在躯体背部安装三组旋转叶片,通过风力(或任何动能)持续生成能量,彻底摆脱了传统巫师的“魔力枯竭”困境。
这一时期,他开始系统传授机械巫师体系。首批弟子是十名机械神甫,伊格纳茨为他们植入基础接口,编写《学徒编译手册》。弟子们惊讶地发现,只要掌握“能量参数对照表”,就能像调试机器一样调整法术效果——比如将“火球术”的爆炸半径精确到0.3米,避免误伤友军。这种“可复制、可量化”的特性,让机械巫师体系迅速在永恒帝国传播。
六年时间,伊格纳茨从四级升至六级,他的施法风格已完全区别于传统巫师:没有冗长的咒语吟唱,只有机械构件的轻微嗡鸣;没有复杂的手势,只有符文铭刻器的精准打点;没有精神力的剧烈波动,只有数据流的平稳传输。有传统巫师感叹:“他不是在施法,是在给魔网写邮件。”
第三章:大师的架构(7-8级,不朽之路)
七级机械巫师的门槛,是“构建私人规则域”。传统巫师称其为“圣域”,而伊格纳茨将其定义为“个人局域网”——一个以自身为核心,半径百米的能量操控区。在这个区域内,他编写的“规则防火墙”能拦截敌方的咒文指令,同时加速己方的能量传输。当一位传奇巫师试图用“时间停止”困住他时,规则防火墙自动将咒语解析为“无效数据包”,使其完全失效。
为了支撑规则域的运转,他进行了“躯体模块化改造”。将全身拆解为108个可独立运作的模块:头部负责逻辑运算,躯干储存能量,四肢执行施法,任何模块受损都能快速替换。这种设计让他在一次邪神信徒的伏击中生还——尽管失去右臂,剩余模块仍能协同施展“解离术”反击,随后通过备用零件完成修复。
八级“不朽”的核心,是“意识上传”。伊格纳茨将自己的核心意识数据化,储存在三块相互备份的“真理水晶”中(分别位于神国、星界堡垒舰、永恒帝国首都)。即使躯体完全毁灭,意识也能通过水晶下载到新的机械躯体中,实现“数据不朽”。这项技术源自他对耐瑟瑞尔“灵魂转移术”的机械重构,摒弃了传统魔法对灵魂容器的苛刻要求,用通用机械躯体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