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 第133章 星界启航,新的纪元

第133章 星界启航,新的纪元(2 / 2)

五年内,永恒舰队开拓出七条稳定的星界航道,建立起十二座星界灯塔,殖民地的数量从1个增加到37个。托瑞尔的真理网络延伸到了星界,新费伦的孩子们能与地球的同学实时上课,星界矿工能通过“意识传输”技术回家看望家人,甚至连星界生物的影像,都成了托瑞尔孩子们睡前故事的新素材。

第四章真理纪元(文明的跃迁)

“真理纪元”的正式确立,以“星界议会”的成立为标志。议会由托瑞尔各大陆与星界殖民地的代表组成,议事厅设在“星锚空间站”的核心层,天花板是透明的星界穹顶,能看到真理号与其他战舰组成的防御阵——这是一个真正跨越星球的权力中心。

议会通过的第一个法案,是“知识共享计划”。在星界发现的任何技术、遗迹、生物数据,都必须上传至“星界真理库”,供全文明共享。耐瑟瑞尔的星界航行日志、古神遗迹的能量公式、星界生物的沟通模式……这些知识在真理库中碰撞,催生出无数新发明:“星界-奥术翻译器”让不同文明的星界技术可以通用;“生物-机械共生舱”能让人类在星界中长期生活而不损伤身体;甚至有学者根据星界鲸鱼的迁徙规律,推导出了“星界时间流速公式”,解决了长期星际旅行的“时间膨胀”问题。

经济体系也随之革新。“星界信用点”取代了传统货币,其价值与星界资源的开采量、殖民地的贡献度挂钩。新费伦的矿工因发现高纯度星界钢而获得奖励,这些信用点能在托瑞尔的任何城市兑换商品;卡拉图的商人用东风帝国的丝绸与星界殖民地交换“能量水晶”,利润率是传统贸易的十倍;马兹特卡的祭司们则通过“星界导游”职业致富——带领托瑞尔的游客参观荧光森林,体验与星界生物的近距离接触。

文化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费伦的机械诗歌中开始出现“星尘的韵律”“黑洞的隐喻”;卡拉图的水墨画里,山水之间多了星舰的剪影;马兹特卡的太阳历被修订为“星界历”,每个节气都对应着星界的特殊天象;扎卡拉的暗影戏剧,新增了“古神与星界开拓”的篇章。最流行的娱乐是“星界全息剧”,由不同种族的演员共同演绎,讲述舰队开拓的传奇故事,其中《艾琳娜的第一跳》《李昂的风眼》《查克与蠕虫》等剧目,连星界殖民地的孩子们都能倒背如流。

教育的变革影响深远。托瑞尔的学校开设了“星界通识课”,从小学就教授基础的星界物理与奥术导航;“星界研学计划”让优秀的学生能登上运输舰,实地考察殖民地的运作;最顶尖的“星界学院”建在新费伦,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不再是理论研究,而是实际参与星界灯塔的维护、星界之门的修复、甚至星界生物的保护——在这里,知识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创造的。

真理纪元的第十年,托瑞尔举行了盛大的“星界博览会”。主会场设在星锚空间站,展台上,新费伦的“星界钢锻造机”、卡拉图的“星界钟表导航系统”、马兹特卡的“生物沟通装置”、扎卡拉的“暗影能量转换器”依次亮相。最引人注目的,是机械与真理之神圣者化身亲自展示的“星界种子”——这是用世界树的基因与星界能量培育的新物种,能在任何星域生长,根系能稳定空间,叶片能吸收星界辐射,果实则蕴含着可供人类直接吸收的能量。

“这颗种子,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化身的声音传遍博览会现场,也通过真理网络传到托瑞尔的每个角落,“真理纪元,不是征服星界的纪元,是理解星界、融入星界的纪元。我们从托瑞尔出发,不是为了抛弃家园,而是为了让家园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宇宙。”

博览会的最后,所有星界堡垒舰在托瑞尔轨道上组成了巨大的真理符文,符文的光芒与星球的极光交织,形成一道横跨天地的光柱。地面上,费伦的孩子们放飞了无数载着“星界愿望”的机械鸟,这些鸟会飞向星界,将人类的期盼带给那些尚未被发现的星域。

第五章星海为家(永恒的旅程)

真理纪元的第一百年,托瑞尔的星界版图已扩展到直径百万光年的范围。37座殖民地发展成繁荣的星界都市,7条主航道上每天有上千艘战舰穿梭,星锚空间站扩建为“星界枢纽”,能同时容纳百艘星界堡垒舰停靠——人类,已经成为星界中不可忽视的文明力量。

但永恒帝国从未停止探索。“远航舰队”的目标是更遥远的“未知星域”,他们的战舰配备着最先进的“规则引擎”,能在没有航道的情况下开辟新路。舰长是艾琳娜的孙子,年轻的马克,他在日志中写道:“祖母告诉我,恐惧未知是本能,但拥抱未知是智慧。”在“边缘之隙”星域,他们发现了第一个“外星文明信号”,信号的内容是一串数学公式——这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马克立刻下令回复了托瑞尔的星图坐标,他说:“也许,我们并不孤独。”

星界中的生活,早已融入托瑞尔的日常。一个费伦农夫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早上用星界能量炉煮咖啡,听着星界新闻播报新殖民地的发现;上午通过“空间传送带”将自家种植的“星界改良麦”送到新费伦;下午在全息农场里指导殖民地的农民如何应对星界季风;晚上则和在“卡拉图之风号”上当工程师的儿子视频通话,听他讲星舰上的趣事。

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形式。“星界史诗”由吟游诗人与全息投影师共同创作,将舰队的开拓故事改编成跨越星球的大型剧目;“星界节日”在托瑞尔与所有殖民地同步举行,人们放飞的不是烟花,而是能在星空中闪烁的“真理灯笼”,每个灯笼里都装着一个关于“未来”的愿望;甚至连婚礼,都有了“星界仪式”——新人在星界之门下交换用星界钢与奥术水晶打造的戒指,誓言由星界灯塔的信标向全宇宙广播。

机械与真理之神的信仰,在星界中获得了新的内涵。信徒们不再局限于建造机械,而是将“真理”理解为“对宇宙的敬畏与探索”。他们在星界灯塔的顶端建造“观星台”,不仅是为了导航,也是为了观察星界的运行规律;他们在殖民地的中心种植星界种子,相信这是“与宇宙共生”的象征;他们甚至为星界生物建立了“保护区”,认为每种生命都是“真理的一种表达”。

在星锚空间站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特殊的展品:艾琳娜当年按下“星界跃迁”按钮的手套。手套的指尖已磨损,但依旧能看到真理符文的微光。展品下方的铭牌上写着:“伟大的不是出发,是永远在路上。”

当第一缕星光照亮新的星界航道,永恒舰队的战舰再次启航。舰桥上的年轻舰长们看着星图上不断延伸的航线,知道他们正在续写真理纪元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终点,因为宇宙无穷,探索无尽,而托瑞尔的孩子们,终将把家的坐标,刻在更遥远的星海之中。

这,就是真理纪元的终极意义:从托瑞尔出发,以星界为家,用机械的精密与真理的光芒,在无尽宇宙中,为文明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