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狼’?是宁安支队那支小部队?”
“听说了吗?他们端了敌人一个补给站,自己毫发无伤!”
“那个队长林锋,据说是从关内来的高手,会用一种叫‘三三制’的新打法……”
“雪狼”和林锋的名字,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东北联军各部传开。从前沿阵地到后方机关,从基层连队到高级指挥员,人们都在议论着这支突然崛起的精锐小队。他们的战绩成了战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战术成了各级指挥员研究的范例。
许多身处困境、面临强敌的部队,从“雪狼”的战例中看到了以弱胜强的希望,汲取了战斗的勇气。一些有远见的指挥员,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部队中,也培养类似的尖刀力量。
而在宁安支队内部,“雪狼”更是成了绝对的英雄和标杆。普通战士们看向教导队成员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与羡慕。李满仓和王指导员走在营地里,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几分。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林锋却异常冷静。
训练场上,他依旧一丝不苟,甚至比以往更加严格。
“都给我打起精神!别以为打了几个胜仗就了不起了!敌人不是傻子,吃了亏,下次只会更狠!我们现在这点本事,还差得远!”
他阻止了支队宣传科想要大张旗鼓报道的打算,只是让王指导员在内部进行了低调的表彰和精神动员。他深知,“雪狼”还远未成熟,过早暴露在聚光灯下,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敌人更疯狂的报复。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鼓舞士气,也能带来危险。
他现在要做的,是趁着这段相对平静(敌人暂时收缩)的时间,抓紧锤炼部队,将“雪狼”的爪牙磨得更锋利,将狼群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他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训练心得和战术总结,希望将这些来自未来的经验,更系统化地融入到人民军队的作战体系中去。
“雪狼”的名号已然初扬,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林锋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他和他的“雪狼”,必须在这片广袤而寒冷的黑土地上,继续奔跑,继续狩猎,直到迎来真正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