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决裂前夜(1 / 2)

军官会议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林锋在会上表现出了“高度服从”和“积极求战”的姿态,详细部署了所谓的“侦察清剿”计划,路线、时间、战术安排听起来无懈可击,甚至主动要求担任最危险的先锋分队。马彪虽然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在林锋滴水不漏的表演和“效忠党国”的慷慨陈词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能带着满腹疑虑和一丝得意去督促部队做最后准备。

夜幕再次降临,军营里灯火通明,人喧马嘶,弥漫着临战前的紧张和躁动。士兵们在军官的呵斥下检查枪械、分发弹药、装载物资,没有人知道他们即将执行的第一次任务,其真正目标并非日伪残敌。

在这片喧嚣的掩护下,林锋将自己反锁在指挥部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他没有开灯,任由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户,在地面投下一片惨白。

外面的喧嚣与他内心的死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两样东西。

一样是那把跟随他穿越时空、饮过无数日寇鲜血、救过他多次性命的合金军刺。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上面细微的磨损痕迹,仿佛记录着从湘西血肉磨坊到上海敌后风云的每一场恶战。它代表着他的过去,他的技能,他作为一名战士最原始的信念——保家卫国,抗击外侮。

另一样,是王耀武赠予的那把精致的德制驳壳枪。枪身烤蓝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做工精良,威力巨大,象征着权力、地位和来自旧世界体系的“赏识”与“拉拢”。但这把枪未来要瞄准的,却可能是与他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

两件武器,冰冷地躺在他的手中,仿佛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选择前者,意味着放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踏上一条荆棘密布、前途未卜的险路,背负“叛徒”的骂名,面对无尽的追杀和艰险。

选择后者,意味着违背自己的良知和底线,将枪口对准不该对准的人,成为内战的工具,在灵魂的煎熬中换取个人的前程。

他的目光变得幽深,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一张张面孔:

王大锤那憨厚耿直的笑容,最终凝固在湘西泥泞的战壕里;

李石头沉默却坚实的背影,在龙潭镇的爆炸中化为璀璨;

猴子灵动的眼神,孙大炮的悍勇,赵小栓从恐惧到成长的蜕变,“鹞鹰”决绝的狙击,“地雷”义无反顾的殉爆…

还有那些在敌后挣扎求生、默默支持他们的普通百姓,苏婉护士眼中对和平的祈盼,老吴、老周、张大姐他们坚定而疲惫的身影…

他们牺牲、他们坚持,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让活下来的人,调转枪口,自己去撕裂这个刚刚看到曙光的国家吗?

“校长”那威严而充满压迫感的声音再次响起:“…绝对忠诚…戡乱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