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盟友的忠告(1 / 2)

送走王耀武派来的军官,村口短暂的对峙虽未掀起波澜,却让空气中平添了几分山雨欲来的压抑。那份被林锋视为“紧箍咒”的委任状,最终在水生警惕的目光注视下,于一只破瓦盆中化为灰烬,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谁都知道,事情绝不会如此轻易了结。

是夜,月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里,却驱不散弥漫在核心几人心头的凝重。在一间窗户被厚布严密遮挡的土屋中,豆大的油灯火苗摇曳,映照着林锋、老吴,以及被悄悄唤来的水生和“夜莺”紧张的面庞。

老吴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木桌面:“王耀武这一步棋,来得又快又狠。高官厚禄,美械装备,这是阳谋。他料定寻常军人难以拒绝,更是把你架在火上烤。”

林锋默默点头,左臂的伤口在夜晚隐隐作痛,让他思绪格外清醒:“他给我两个选择:要么去南京,成为他们‘戡乱’的刀;要么,就是违抗军令,坐实了‘通共’的罪名,给他们动手清除的理由。”

“就是这个道理。”老吴叹了口气,目光锐利地看向林锋,“‘磐石’同志,你之前的拖延之策,能应付一时,应付不了一世。王耀武的耐心有限,军统的张孝安更不会放过你。上海方面传来的最新消息,张孝安已经将你‘疑似叛逃’的报告直接递了上去,虽然被王耀武暂时压下,但压力越来越大。”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无比严肃:“上级分析了目前的局势,认为你继续留在华东,甚至前往南京,都极其危险,等于是自投罗网。一旦被彻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指示我再次向你传达北上的建议,并且,这一次是紧急指令。”

“北上?”水生忍不住低呼一声,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茫然,也有一丝脱离困局的期待。

“是的,北上!”老吴的语气坚定起来,“东北!日本关东军垮了,那边现在是一片权力真空。老毛子(苏军)占了主要城市和交通线,但广袤的农村和中小城镇,谁先占到就是谁的!国民党正拼命往那里运兵,我们也不能落后!”

他看向林锋,眼神灼灼:“那里急需军事干部,尤其是像你这样精通战术、带过兵、打过硬仗的干部!你的才能,应该用在解放苦难的东北同胞、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上,而不是留在南方,等着被自己人捅刀子,或者被迫调转枪口打自己人!”

林锋沉默地听着。东北的重要性,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更清楚。那里丰富的资源、发达的工业基础,将是未来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砝码。能去那里,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与敌人周旋,确实比困在这里被动应付王耀武和张孝安的明枪暗箭要好得多。

但他也有顾虑:“老吴,我和兄弟们都是南方人,对东北的气候、地形、敌情完全不熟悉,语言也不通。贸然过去,只怕…”

“这些组织上都有考虑。”老吴打断他,“会有熟悉情况的同志接应你们。而且,正因为你们是生面孔,反而更容易隐蔽。最重要的是,那里有仗打,有硬仗要打!但不是内战,是剿匪、是打击敌伪残余、是和国民党抢时间、抢地盘!是真正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战!”

老吴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他紧紧盯着林锋的眼睛:“利用你的新身份,尽可能拖延,甚至…如果可以,在训练中‘掺点沙子’,让那些受训的种子们心里多想想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同时,利用职务之便,注意收集国军的编制、装备、部署情报,这些对北上的同志,乃至对整个大局,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