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宴前一日,京城的空气里都飘着粽叶的清香。林墨借着给镇南王府送节礼的由头,特意绕到了吏部尚书府附近。府门紧闭,门庭冷落,与其他府邸的热闹截然不同,倒像是刻意避开了节日的喧嚣。
他没贸然上前,只是在街角的茶摊坐下,点了壶碧螺春,眼睛却始终留意着尚书府的动静。不多时,一个戴着银质半脸面具的年轻公子从府里出来,身形清瘦,穿着月白锦袍,手里果然握着一支玉笛,正是赵宇。
赵宇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马车没有往繁华的街市去,反而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巷子。林墨立刻结了账,远远跟了上去。马车在巷子深处停下,赵宇下车走进一座废弃的宅院,林墨悄悄翻墙而入,躲在假山后,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东西准备好了?”是赵宇的声音,褪去了平日的温和,带着一丝阴冷。
“回公子,影阁剩下的人都已安置妥当,只等端午宴上动手。”另一个声音回答。
“很好。”赵宇冷笑一声,“镇南王和周大人被宫里绊住,林墨和苏轻烟不足为惧。等拿到那东西,咱们立刻远走高飞,这京城,很快就会乱起来了。”
“公子英明。只是那玉笛里的密信……”
“放心,除了我,没人能打开。”赵宇摩挲着玉笛,“这可是用西域秘术做的夹层,林墨就算怀疑,也查不出什么。”
林墨心头一沉,果然没猜错。他悄悄退了出去,手心沁出冷汗——赵宇不仅是银面具人,还要在端午宴上动手,目标恐怕是镇南王府里的某样东西。
回到镇南王府,他立刻找到苏轻烟,将听到的消息一说,苏轻烟脸色骤变:“难怪我总觉得赵宇看老夫人的眼神不对劲,难道他想对老夫人下手?”
“不一定。”林墨摇头,“他说‘拿到那东西’,府里最值钱的是老夫人的陪嫁——一块能安神定魂的暖玉,或许目标是这个。”
“那怎么办?端午宴还有一天,要不要告诉王爷?”
“王爷被宫里绊住,恐怕赶不回来。”林墨思索道,“我们得自己想办法。你去通知府里的护卫,悄悄加强戒备,尤其是老夫人的院子。我去拆穿那玉笛的秘密,看看他到底想拿什么东西。”
苏轻烟点头:“小心些,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些防身的东西。”
林墨拿着从苏轻烟那里借来的西域解玉砂,再次来到那座废弃宅院。赵宇已经离开,院子里空无一人,但石桌上还留着玉笛的痕迹。他想起赵宇说玉笛有夹层,便取了些解玉砂,小心翼翼地涂在笛尾的雕花处。
果然,片刻后,笛尾的玉质微微松动,露出一个细小的暗格,里面藏着一张卷成细条的纸。林墨展开一看,上面用密文写着几行字,翻译过来竟是——“端午夜,取暖玉,焚密卷,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