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措辞,非常巧妙,也非常“楚灵儿”。没有提及具体的名字,没有渲染任何戏剧化的情绪,只是用一个中性而含蓄的“朋友们”概括了一切。但知情如叶凡,或者任何稍稍了解她过往的人,都能听出那平静话语下,所指向的那个特定的、让她最终选择远走他乡、在医学领域寻找到自身价值的“朋友”。
她没有说“伤害”,没有说“遗憾”,而是说“帮助”和“启迪”,甚至将那段让她学会“放下”的经历,也归入了值得感谢的范畴。
这是一种何等通透的智慧与豁达。
她感谢那段经历,让她看清了感情的不可强求,让她明白了独立灵魂的价值,也最终促使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片更能体现她价值、更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医学星空。
她放下了对一个人的执念,却拥抱了更广阔的世界,挽救了更多在意识边缘挣扎的生命。
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得”。
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为她卓越的科研成就,也是为她这份超越个人情感、胸怀大爱的格局。
楚灵儿微微鞠躬,脸上依旧是那抹清浅而平和的微笑。她从容地走下领奖台,将身后的喧嚣与荣耀,淡然置于身后。
当晚的庆祝晚宴,她举止得体,与各国学者交流畅谈,思维敏锐,言谈风趣。她已然是这个世界顶级科学圈子里,一颗冉冉升起、备受瞩目的明星。
宴会结束后,她回到下榻的酒店房间。窗前是斯德哥尔摩美丽的夜景,灯火倒映在蜿蜒的水道中,静谧而璀璨。
她脱下礼服,换上一身舒适的居家服,为自己泡了一杯花草茶。桌面上,放着那枚沉甸甸的金质奖章,在灯光下流转着低调而高贵的光泽。
她没有多看那奖章,而是拿起桌上一张便签,上面是她娟秀的字迹,记录着下一个研究阶段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
对她而言,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探索,永远指向未来。
那个教会她“放下”的朋友,如今应该正在世界的另一端,守护着他想要守护的人吧。
她端起茶杯,走到窗前,看着异国的灯火,眼神清澈而坚定。
她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于谁、在情感中寻求安宁的温柔港湾。
她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为自己,也为无数人,撑起了一片属于理性、科学与生命希望的,真正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