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收购“灵汐计算”只是一个开始,远非终点。星火科技那座由专利和技术构筑的“高塔”依然巍然耸立,其庞大的星座计划仍在快速推进,低成本发射的优势依然明显。擎天目前所做的,只是在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之外,找到了一处可能发起奇袭的“滩头阵地”。能否真正登陆并扩大战果,取决于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灵汐”的芯片能否如期成功流片?其性能是否真能达到理论预期?即使芯片成功,将其集成到卫星平台,并开发出相应的在轨处理软件,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期间,星火科技不会停下脚步,他们可能发布更先进的技术,可能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可能利用其先发优势签订更多的排他性协议……
更重要的是,柳如烟离去时那冰冷的话语,偶尔还会在他脑海中闪现——“你会后悔的”。他拒绝的不仅仅是她的“帮助”,更是她所代表的那种更直接、更高效(尽管危险)的破局可能性。如今选择了这条更艰难、更漫长的“阳光道”,就意味着他必须承受与之相伴的、更大的时间和市场压力。
“灵汐是我们找到的一把好钥匙,”叶凡转过身,对陈默说道,语气凝重,“但找到钥匙,和能用这把钥匙打开门,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通知下去,庆祝可以,但所有人的神经都不能放松。技术整合必须加快,我们的‘智能星座管家’和生态平台建设,更不能有丝毫耽搁。星火科技,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明白!”陈默神色一凛,立刻领会了叶凡的深意。
就在这时,苏雨墨敲门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情报简报,脸色有些严肃。
“叶凡,星火科技有动静了。”她将简报递给叶凡,“他们宣布,将于下个季度初,进行其‘进化一号’火箭的第三次规模化发射,目标是将其在轨验证卫星数量提升到三十颗。同时,他们开放了早期接入计划(EarlyAessprogra),邀请全球部分合作伙伴优先试用其卫星数据服务,给出的折扣力度……很大。”
情报显示,星火科技正在利用其快速部署的能力和成本优势,加速构建其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并通过早期接入计划捆绑住一批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试图在擎天的生态尚未成熟之前,就抢占市场制高点。
这无疑是星火科技对擎天近期动作的一次强势回应。压力,并未因“灵汐”的加入而有丝毫减轻,反而以更具体、更紧迫的方式扑面而来。
叶凡看着简报,眼神锐利。暂时的胜利,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提醒着他们,更猛烈的较量,即将开始。
他抬起头,看向苏雨墨和陈默,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沉着。
“看来,对方也坐不住了。”他沉声道,“也好。那就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他们的‘高塔’先建成,还是我们的‘森林’,先连成一片。”
暂时的胜利,稳住了阵脚,赢得了喘息之机,但也将双方都推向了下一个,更加短兵相接的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