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都离了大殿。”
“田子明呢?”宋高析斜坐龙椅上,“他可曾有不高兴?”
林安平眉头微抖,他还真没有注意到田子明。
“回陛下,臣来时没见田大人,想来是随吏部同僚一道离开了。”
宋高析手指在合上的奏折上敲了两下,瞥了宁忠一眼。
便见宁忠躬身一下,弯腰后退几步,随后转身迈着小碎步出了中殿。
站在中殿外,宁忠冲殿门外候着的小太监挥了挥手,几个小太监有眼力见站远了一些。
“朕让他做个左钦察使,希望他能明白朕的用意,不要滋生不满情愫,不然朕可就要行国戚无权之举了。”
“陛下,田大人当心中有数,”林安平附和开口,“臣还有一事回禀陛下,方才钱尚书...”
“依他,”宋高析些许无奈开口,“朕本打算充实内帑,左右一想,总不能真让户部一点汤都喝不到,真要这样的话,那钱袋子还不天天来烦朕。”
“陛下英明...”
“这里没外人,你少拍马屁。”
“陛下,是龙屁。”
宋高析一怔,斜了林安平一眼。
“朕留你到中殿,是有正事,”宋高析手指再度敲打在奏折上,“关于封赏之事。”
林安平沉默片刻,这才抬头看向皇上。
“陛下欲封北关有功将士,还是晋王逼宫之时...”
“都要封,”宋高析淡淡开口,“因晋王逼宫,一下削了不少勋爵...”
“陛下要封爵?”林安平抿了抿嘴,“像曹雷这样怕是只能进爵,那可就是国公了。”
“朕倒没打算封他为国公。”
“那..?”
“朕准备封你为国公。”
“臣?”林安平闻言一惊,急忙起身,“陛下,臣受之有愧,当不得如此功勋。”
“你先坐下,”宋高析望向林安平,“待朕说完。”
“臣失礼,”林安平躬身一下了回去。
宋高析继续开口道,“晋王宫变,朕登大宝,算不上从龙之功也算了,只是朕还有些纠结,是封你为国公,还是待姑父回京后,封他为国公?”
林安平眼中神色闪烁一下,脑海中想到那日魏国公之言。
“陛下,臣可否斗胆问一句?”
“嗯?”宋高析点了点头,“你有什么想问的话,只管问便是。”
“臣斗胆问陛下,家父回京都后,陛下会不会去其罪名?家父流放真相公之于众?”
“这是自然,”宋高析不假思索开口,“父皇在时,与朕就提及过此事,姑父背负罪名这么多年,理当给世人一个真相。”
“那陛下还会让家父回朝堂否?”
“这个...朕还真没想过,”宋高析眉头微凝,“你别误会,不是说朕不打算用姑父,而是朕不知姑父何意。”
林安平沉默下来,再没见到父亲,他也不知父亲会是什么想法。
但他隐隐有种感觉,父亲这次回来后,也许不愿再踏入朝堂。
“陛下,”林安平想了一下开口,“臣认为真相还是不公布的好,封林家国公之事,还请陛下三思。”
“为何?”
“家父奉先皇之命,所行之事隐晦,若就此公布的话,于吾朝威望,于先皇声誉,皆有损。”
“这个...朕考虑考虑,”宋高析眉头又凝重了一些,“先说说旁人吧,寅字营中,朕准备封几个伯出来。”
林安平,“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