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沉栀向满 > 第233章 宣之于口

第233章 宣之于口(2 / 2)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指,几乎要屏住呼吸。

但台上那个男人,已经若无其事地移开了视线,演讲流畅地继续,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她的错觉。

几分钟后,演讲进行到“非结构化数据情绪算法”的关键节点。

顾沉指着屏幕,目光却再一次,极轻、极快地,向她的方向一瞥即收。

“这个算法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他顿了顿,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看懂的弧度。

“它就像……在试图解开一团被一只非常固执的猫,玩弄了一整晚的毛线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那个被它藏起来的线头。”

台下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

而林满,在角落里,缓缓地抬起了头。

世界的声音仿佛瞬间褪去。

她看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男人,心脏像是骤然捏紧。

他看见她了。

这些话,是说给她听的。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多年前那个深夜,她将一团毛线丢给焦头烂额的他,笑着打趣。

他没有解,只是将她连人带毛线,一起揉进了怀里。

那个早已被遗忘的玩笑,被他在今天,于全世界面前,不动声色地捡了起来。

他在用全世界都听不懂的语言,说:“我看到你了。”

演讲结束,进入提问环节。

一只只手臂,在台下争先恐后地举起,像一片渴望得到神启的、茂密的森林。

主持人随机点了几位来自知名科技媒体的记者,他们提出的问题,专业,犀利,却也都在顾沉的回答中,被一一化解。

就在林满以为,这场属于她的“秘密约会”,即将以这样一种完美的、甜蜜的方式结束时。

意外,发生了。

前排,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来自国内最知名财经媒体《金融棱镜》的男记者站了起来,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在全场逡巡片刻,竟精准地定格在了林满所在的方向。

“顾总,您好,我是《金融棱镜》的记者。”他先是朝台上致意,随即话锋一转,手臂直直地指向了后排,“我刚刚好像看到,顾氏生物技术的林董也到场。众所周知,贵公司与顾氏在资本和市场上,都存在着微妙的竞争关系。我想请问林董,作为曾经收购过序伦科技生物技术板块的商业决策者,听完顾总这番极具颠覆性的发言,您对此有何看法?您认为,序伦科技的AI模式,是否会对您所代表的、需要长期投入的传统生命科学研发,构成一种降维打击?”

一瞬间,全场上百道目光,混合着镁光灯,如潮水般将林满的藏身之处彻底淹没!

她被钉在了原地。

台上,顾沉的目光,穿透人群,平静地落在她身上。

那目光里没有温度,却带着不容错辩的审视。

他在等。

等她,和他一起,演好这场戏。

这个问题,问得太狠了。

它将他们两人,彻底地,放在了水火不容的、最直接的对立面上。

林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抬起头时,脸上所有柔软的情绪都已褪得一干二净。

那张素净的、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双眼眸,在无数闪光灯的照耀下,冰冷得,像两颗被千年寒冰封存起来的、黑色的宝石。

林满缓缓站起身,属于“林董”的、那种冷静到近乎冰冷的强大气场,瞬间回到了她的身上。

她没有去看台上的顾沉,而是对着那位记者,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公式化的弧度。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顾总的演讲非常精彩,为我们展示了纯粹资本逻辑与算法效率结合下的完美商业模型,我个人非常欣赏。”

她先是给予了礼貌的肯定,话锋却陡然一转,变得锐利而又界限分明。

“但是,”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必须指出,顾氏生物技术所走的道路,与序伦科技曾经的生物技术板块,从根本上就不同。序伦科技追求的,是商业价值的最优解;而我们所探索的,是生命价值的无限可能。”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既像是在阐述,又像是在宣战。

“一份新药的研发,一个基因密码的破译,其背后关乎的是无数家庭的希望与人类这个物种的未来。这份事业的价值,无法用冰冷的算法来衡量,更不可能被所谓的‘效率模型’所降维打击。”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却不达眼底,带着一丝商业对手间特有的、客气而疏离的锋芒。

“所以,准确来说,我们并非竞争对手。因为序伦科技是在为资本寻找最快的捷径,而我们顾氏生物,是在为人类的未来,铺设最坚实的基石。我们从一开始,就跑在两条永不相交的赛道上。至于市场最终会选择哪条路——我想,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说完,她朝提问的记者与主席台微微颔首,随即在全场或惊愕、或赞叹、或玩味的复杂目光中,从容地坐下。

整个会场,一片死寂。

没有人说话,空气中充满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

林满坐下的瞬间,心脏依旧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着。

她垂下眼,用最冷静的语言,在全世界面前,亲手划下了与他之间,最决绝的“楚河汉界”。

这番话,听似宣战,实则是在宣告:所有人都无权将我们放在一起比较。

这是她能给他,在公众面前最坚固,最好的保护。

台上,顾沉的面容隐在光影里,看不真切。

良久,在主持人试图圆场之前,只听见他用那贯有的、毫无情绪起伏的嗓音,对着话筒,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下一个问题。”

林满垂下的眼睫,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

一场看不见的、独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硝烟与狂欢,在这一刻,落下了帷幕。

当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时,空气中还残留着看不见的硝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