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明白了没?”
他这番话说得跟唠家常似的,可屋里一帮人全愣住了。
万吨战舰?!
之前他们最大的梦想,是三年内能拼出五千吨的船,就已经算烧高香了。
现在这新厂长,张嘴就是万吨!
旁人不懂,他们这些干了半辈子造船的,心里门儿清——万吨以上,那可是航母的门槛!
这不是升级,是炸天啊!
杜伟军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
“郁厂长……您这意思,是咱们真要造航母了?”
“万吨……那东西咱真能弄出来?技术门槛太高了,一不小心就翻车啊!”
“但要是咱真有航母……谁还敢在海上跟咱们龇牙?”
郁鸿明没点头,也没摇头,嘴角只挂了个笑。
他心里清楚:是航母,但不只是海上的那一种。
还有天上飞的——空天母舰。
可这话不能说。
这帮人还没那个级别碰机密,得慢慢考察。
这事儿,涉及国家命脉,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一夜,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待到凌晨两点。
脑子里全是万吨大驱、航母编队、远洋巡航……越想越热血,越想越睡不着。
郁鸿明实在扛不住了,才挥手把人打发走。
不然真怕他们能拉着自己聊到天亮。
人走后,杜伟军亲自带他去了厂边上的招待所,给他和司机一人开了一间房。
第二天一早,郁鸿明没睡懒觉,直接拨通了欧阳浩的电话:
“老欧,赶紧给我抽一批搞空天母舰的专家,马上来天南厂报到。”
欧阳浩是谁?搞机械出身的专家,早年还在钱老门下打过转。
天南厂以前那任厂长,就曾亲自登门请他,被他婉拒了——那时候他一门心思扑在机械力学上,觉得造船太“土”。
后来阴差阳错进了盛兴,成了空天母舰项目牵头人。
其实空天母舰和普通战舰,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动力系统、装甲材料、舰载雷达、作战序列……能互相移植。
所以一听说郁鸿明上位,还是去了天南厂,欧阳浩也愣了一下。
但他办事干脆,挂了电话立马动手挑人。
挑人不简单。
不是谁都能派过去。
比如专门搞空天母舰飞行续航的团队,压根用不上——地上跑的船,不用飞。
再比如核心结构设计、保密部件研发的人,也得过滤——派出去万一泄密,全盘皆输。
按这个标准,欧阳浩连夜筛了一遍,圈出了一堆人。
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
他们里头大半都是欧阳浩从华科挖来的硬核专家,水平没得说,一个顶十个!
这些研究员全是从外地来的,东江干活儿和东港干活儿,差别真不大,住哪儿都一样,搬过来一点儿不怵。
人挑好,欧阳浩二话不说,直接安排大卡车拉走,当天上午就给送到了东港。
中午刚过,一拨人马就风尘仆仆地停在了天南造船厂的大门口。
郁鸿明早得了信儿,立马让杜伟军去安排接人,顺便腾出几间宿舍,把人安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