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了清嗓子:“我说了,南方老下雨,阴天多,那咱就捡现成的——打雷的时候,直接把天上那几道闪电给‘钓’下来,存进设备里头,当备用粮。”
“当然啊,这法子就是偷懒,不靠谱,上不了台面。”
“真要撑起全国这摊子事儿,还得靠烧煤的、用水流的,还有那些洋人鼓捣出来的核反应堆。”
“咱这小打小闹,充其量也就是给自己家小电驴儿充个电,别指望它拉得动火车。”
一旁的风雪忍不住插嘴:“可不是每场雨都有雷啊?更多时候,就是闷头淅淅沥沥下个没完……这玩意儿,总不能自己‘造’个雷吧?”
郁鸿明笑了,嘴角一扬,眼神里全是自信:“只要这世上有这玩意儿,咱就能给它‘摁’出来。”
“雷暴?那不过是菜市场里最便宜的那捆青菜,想买多少有多少。”
“改改云里头的正负电荷浓度,跟调热水器水温一样简单——要多大的雷,就造多大的。”
满屋子人,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啥?!
世间所有天气,都能人工制造?!
这哪是技术啊,这简直是掐着老天爷的脖子,让他按你吩咐下雨下雪!
风雪手里的笔唰唰乱飞,笔记本上字迹都快压成墨疙瘩了——这新闻稿,她今晚必须写完!
郁鸿明继续嘚瑟,话匣子一开,根本停不下来:
“冬天想热?行,给你把温度升上去。”
“夏天想下雪?没问题,雪片儿都能给你定做成鹅毛大雪。”
赵安民和一众省领导坐在那儿,嘴巴张得能塞进两个鸡蛋,眼睛瞪得比灯泡还亮,时不时还悄悄竖个大拇指,像看神仙下凡似的。
风雪刚把稿子大纲敲完,一抬眼,好家伙——整个控制中心的屋里,所有人围成个圈,密不透风,中间就坐着个年轻小伙子,翘着二郎腿,一脸闲适。
连市里那帮平日里呼风唤雨的干部,都只能蹲在外圈干瞪眼。
这哪是厂长?这分明是带着光环的神坛主角!
风雪立马冲摄影师招手:“快!这个角度!多拍几张!这张能上头版!”
从早到晚,郁鸿明一条条讲,一条条演示,连天南省的气象员们都听得连连点头,手都快把操作台拍烂了。
晚上,赵安民一拍大腿:“走!吃饭!我请客!你俩别推!”
俩人没矫情,欣然赴约。
一顿饭吃下来,酒没喝多,话却堆成了山。
第二天一早,郁鸿明坐着专车回了东江。
刚进办公室,桌上两份报纸已经摆得整整齐齐——这是他的老规矩:一份本地的,一份全国的。
他先拿了东江日报,翻了翻。
没劲。
谁家媳妇吵架,谁家狗咬了人,哪家超市搞促销——翻三页就全明白了。
他顺手扔一边,拿起那份《龙国日报》。
刚翻开封面,眼睛就钉在了那儿。
图片上,正是他昨天在西平操控设备的画面,阳光从云缝里劈下来,像神迹降临。
标题炸得人头皮发麻:
《盛兴军工凭科技撼动苍天!中国正式迈入天气可控新时代!》
“哟呵,风记者这效率,比外卖小哥还快!”他咧嘴一笑,“昨晚才录完,今儿报纸就满天飞了?盛兴这波,又要火出圈咯。”
几乎在同一刻,全国上下,数不清的人,都看到了这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