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泰山’号!我们的船!”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随即,废墟间响起了零星却充满希望的欢呼!
“泰山”号巡洋舰,这艘象征着华国海军最后荣耀的巨舰,如同移动的山岳,悬停在昆仑基地上空。它的侧舷导弹发射井盖缓缓开启,露出里面冰冷的弹头;近防炮台犹如刺猬般竖起,警惕地旋转着;数个登陆舱口打开,索降装置垂下。
然而,“泰山”号并未立刻发动毁灭性的攻击。失去了地面引导和有效的敌我识别,在如此混乱的近距离战场上,大规模火力覆盖很可能误伤友军。
舰桥指挥室内,舰长李振邦大校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已化为焦土的基地全息影像。通讯频道里传来秦风冷静的声音:
“‘泰山’号,这里是昆仑指挥节点秦风。感谢支援。目前敌情复杂,‘清理者’地面单位失去统一指挥,处于混乱攻击状态。请求优先投送医疗物资、轻武器弹药及工程支援小队。重复,优先保障生存与重建。”
李舰长没有丝毫犹豫:“明白!登陆队准备!第一波次,投放医疗舱和弹药补给!第二波次,工程兵与陆战队员,肃清核心区域,建立安全防线!”
巨大的登陆舱宛如流星般脱离母舰,在逆向推进器的缓冲下,精准地投向基地内部几处相对完好的广场和平台。舱门打开,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率先冲出,迅速建立警戒圈,随后,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疗兵和背着各种工具的工程兵蜂拥而出,立刻投入到抢救伤员和修复基础设施的工作中。
专业的军队介入,立刻改变了战场态势。海军陆战队员们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用强大的火力迅速清剿着盘踞在关键区域的“清理者”残部。工程兵则开始抢修供电和供水线路,试图让这座濒死的基地重新恢复一丝生机。
希望,如同阳光,终于开始驱散漫长的黑夜。
随着“泰山”号海军陆战队的有效清剿和工程兵的紧急抢修,昆仑基地核心区域的威胁被逐渐肃清,秩序开始缓慢恢复。
赵强和墨镜站在曾经是能源核心区的巨大穹顶下。这里出奇地“干净”,没有爆炸后的狼藉,只有中央那个仿佛被无形之力塑造成光滑凹坑的巨大熔炉基座,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何等超越常理的事情。吴锋,连同那支St-07样本,仿佛从未存在过。
“队长他……”赵刚的声音哽咽。
“他做出了选择。”墨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举起手中那个存储设备,“而我们,必须让他和所有人的牺牲,变得有价值。”
临时建立的指挥中心内(由“泰山”号提供能源和通讯支持),秦风、李振邦舰长、林薇(躺在担架上)、赵强、墨镜以及其他残存的指挥官齐聚一堂。
墨镜将“龙宫”获取的数据,尤其是关于“盖亚计划”、“净化协议”真相、“摇篮”本质以及St-07的研究记录,进行了简要汇报。
“……综上所述,‘归墟’派系是这一切灾难的幕后黑手,他们扭曲了‘盖亚计划’,试图通过‘净化协议’和‘摇篮’完成其极端理念。而‘母亲’网络,很可能并非我们之前认为的混乱源头,它更像是一个……被囚禁和扭曲的潜在盟友。St-07,可能是与之沟通甚至寻求救赎的关键,但风险极大。”
真相令人震惊,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当务之急,是稳定昆仑基地,救治伤员,恢复基本功能。”李振邦舰长沉声道,“‘泰山’号会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但我们必须考虑长远——‘归墟’并未被根除,‘清理者’也只是暂时失去了统一指挥。它们会卷土重来。”
秦风接口,他的电子眼扫过众人,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沉重:“我与‘母亲’网络的连接……并不完全成功。我感知到了它的痛苦与混乱,也借用了它的力量摧毁了主脑节点,但……我也感受到了‘归墟’对它的侵蚀正在加深。我们时间不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吴锋用生命为我们争取了时间和一种……可能性。St-07的数据和‘龙宫’的发现,是通往未来的钥匙。我们必须整合所有幸存者力量,修复‘守护者’舰队,并找到与‘母亲’网络中尚未被完全腐蚀部分建立稳定联系的方法。”
一份名为“火种延续与文明重建”的初步纲要,开始在众人心中勾勒。以昆仑基地和“泰山”号为支点,联络散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其他幸存者据点;利用“守护者”的科技和“龙宫”的研究数据,寻找对抗“清理者”和“归墟”的方法;最终目标,是打破“净化协议”的诅咒,为人类文明在废墟中寻找到一条真正的生路。
会议结束后,赵强独自一人走上残破的城墙。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远方依旧被“清理者”零星单位蹂躏的大地,手中紧紧攥着那枚属于吴锋的军人身份牌。
队长,你看到了吗?我们守住了。
而你的路,我们会替你,继续走下去。
残阳如血,映照着这座饱经摧残却依旧屹立的堡垒,以及堡垒中那些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人们。旧的纪元在硝烟中彻底埋葬,而新的纪元,正伴随着无尽的挑战与微弱的希望,在废墟上,艰难地开启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