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的光斑在“第七研究所”斑驳的标识牌上颤抖,如同吴锋此刻的心绪。空气粘稠而沉重,混合着铁锈、霉变有机物和某种若有若无的腐败气息,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陈年的灰尘与死亡。脚下码头湿滑的地面,覆盖着一层暗绿色的粘液与灰白色钙化物,踩上去发出令人不适的“噗叽”声。
墨镜蹲在那几个印着“守夜人”徽标的物资箱旁,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被水汽浸染得字迹膨胀模糊的日志残页。他的声音在密闭的头盔里显得有些沉闷,却字字敲打在幸存者的心上:“……陈海队长带领先遣队进入‘龙宫’……信号在b-7区中断……警告……‘摇篮’并非希望……是更深的……它们醒了……我们惊醒了……”
“‘它们’?”赵强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05式微声冲锋枪,枪身冰冷的触感让他略微镇定。他的目光警惕地扫向那宛如巨兽咽喉般的幽深入口,仿佛那黑暗本身正在蠕动。“连‘守夜人’的精锐都栽在里面……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破枪……”他没说下去,但绝望的情绪如同此地的空气,无声蔓延。
山鹰沉默地检查着弹药。他的95式步枪弹匣只剩下两个满的,加上枪上的一个,总共九十发子弹。手枪弹匣亦然。两颗86式手雷,一把磨得锋利的军刺,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他看了一眼突击艇上那挺备用的89式重机枪,以及旁边所剩无几的弹链,眼神黯淡。火力持续性在这里将是个笑话。
“雨燕”突击艇半沉在码头边,艇身扭曲,像条垂死的鱼。仅存的救生筏上也布满了“影梭”撕咬留下的破口,靠着应急修补包勉强维持浮力。食物,压缩饼干和能量棒还能支撑三天,如果极度节省的话。淡水更少,只剩下几个半满的水壶。药品,尤其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血清,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消耗殆尽。在这里,任何一点伤口,都可能意味着缓慢而痛苦的死亡,或者……更快、更恐怖的终结。
铁骸站在众人稍远的位置,他那经过改造的身躯似乎对环境的恶劣感受略轻。他的高热切割刃能量指示器显示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三十,背后的微型动力单元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低鸣。他是队伍中最强的战力,但也并非无限。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集中在了吴锋身上。这位前燕京军区特种大队的少校军官,脸上混杂着海水的盐渍、干涸的血迹和疲惫的阴影,但那双眼睛,在探照灯的映照下,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他知道,自己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将这最后五名兄弟,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退?寻找其他出路?墨镜的探测器已经明确显示,外部信号完全隔绝,这片水域无边无际,且潜藏着更多未知的猎杀者。留下?码头的空间有限,缺乏掩体和纵深,一旦被那种能够覆灭“守夜人”小队的威胁发现,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进?前方是连“守夜人”都发出警告的绝地,是“归墟教”和“清理者”都觊觎的“龙宫”核心。那里可能有真相,也可能有更大的灾难。
吴锋的目光扫过他的队员:山鹰,沉默而可靠的老兵;赵强,有些毛躁但关键时刻从不退缩的战士;墨镜,技术核心,尽管恐惧却依然坚守岗位;还有铁骸,这个身份成谜、力量强大的“盟友”,他的目的依旧模糊,但至少目前,他们站在同一战线。
他想起了陷落的燕京,想起了牺牲在西行路上的秦风,想起了在昆仑基地血战中倒下的小雅、林曼,还有刚刚在锈海和坠落途中逝去的战友。他们的牺牲,难道就是为了让这最后的火种,在这黑暗的码头边无声熄灭吗?
不。
吴锋深吸了一口污浊的空气,肺部传来刺痛感,但这痛楚反而让他更加清醒。他走到那堆“守夜人”的残骸前,捡起一个空了的弹药包装袋,用力攥紧,塑料发出刺耳的声响。
“我们没有退路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这死寂的空间里回荡,“回头是死,停留是等死。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不如死得明白一点!”
他转过身,面对那深邃的入口,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守夜人’在这里留下了警告,也留下了线索。陈海小队失败了,但我们还活着。我们要进去,找到他们没能带出去的东西,弄清楚‘摇篮’到底是什么,弄清楚这该死的末世到底是怎么开始的!这是我们‘火种’的使命,也是我们对所有牺牲者,唯一的交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知道,我们弹药不多,补给匮乏,前路凶险。但别忘了,我们是华国军人!哪怕只剩下一颗子弹,一把刺刀,也要从敌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检查所有装备,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尤其是‘守夜人’留下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山鹰,重机枪拆下来,我们带着,关键时刻能顶一阵是一阵。铁骸,你负责前方预警。墨镜,想办法从这些残骸里看看能不能找到‘龙宫’的结构图,哪怕只是片段也好。赵强,跟我一起,把救生筏上有用的材料拆下来,制作几个简易的担架和拖曳工具,万一有人受伤……”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冷静。绝望的氛围似乎被这股决绝的意志驱散了一些。没有人再提出异议,生存的本能和军人的天职,让他们再次凝聚起来。
破釜沉舟,唯有向前。
入口通道比想象中更加宽阔,足以容纳重型车辆并行。穹顶高耸,隐没在探照灯无法触及的黑暗中。墙壁是厚重的合金材质,但布满了仿佛被巨力撕裂的巨大破口,以及无数腐蚀和抓挠的痕迹。地面上堆积着混合了尘埃、碎骨和不明粘液的污垢,踩上去软绵绵的,散发出更加强烈的恶臭。
空气循环系统显然早已停止工作,只有偶尔从管道裂缝中渗出的冰冷气流,带来一丝寒意。墨镜的探测器不断发出低鸣,显示着环境中持续存在的低剂量辐射和未知生物气溶胶。
“保持警戒,三角队形,间距五米。”吴锋低声命令。他和山鹰、赵强呈三角前锋,铁骸在侧翼游走侦查,墨镜被保护在中间,一边行进一边试图破解沿途发现的终端接口。
他们沿着主通道小心翼翼地向内推进了大约数百米,除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水滴落入积水的空洞回响,更添几分死寂。
“有发现。”铁骸突然停下,蹲下身。在他面前的地面上,散落着几枚黄澄澄的弹壳——5.8步枪弹壳,与“守夜人”装备制式吻合。弹壳旁边,还有一滩早已干涸发黑的粘稠血迹,以及几道深深的非人爪痕。
“战斗痕迹。时间……不超过两个月。”铁骸用手指抹过爪痕,分析着残留的物质。
墨镜凑过来,用便携扫描仪对着弹壳和血迹。“弹壳上有微弱的……生物组织残留,非人类。爪痕分析……类似节肢动物,但放大了数十倍,并且带有高频振荡撕裂的特征。”
他的话音刚落,一阵细微犹如无数细沙摩擦玻璃的“沙沙”声,从前方的黑暗深处传来。
“准备战斗!”吴锋低吼,所有人瞬间依托通道两侧残破的金属结构和堆积物,寻找掩体,枪口一致指向声音来源。
探照灯的光柱撕裂黑暗,照亮了前方的景象。
那是一片更加开阔的枢纽大厅,原本可能是指挥或交通节点,此刻却像是被蹂躏过的废墟。而就在这片废墟中,数十只形态诡异的生物,正从阴影里、从破败的设备后面、甚至从天花板的通风管道中,如同潮水般涌出!
它们的主体约有一人高,大致保持着类似人类的直立形态,但皮肤呈现出一种半透明像是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灰白色,可以模糊看到皮下的肌肉纤维和暗蓝色的血管。它们的头部没有五官,只有一个不断开合如七鳃鳗般的圆形吸盘口器,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螺旋排列的角质利齿。最令人心悸的是它们的双臂——从手肘以下,异化成了两对仿佛是螳螂般边缘闪烁着幽蓝色生物冷光的骨质镰刀!它们的移动方式异常迅捷,时而四肢着地攀爬,时而直立狂奔,那“沙沙”声正是它们骨镰摩擦地面和墙壁发出的声响!
“‘裂齿者’!”墨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快速在共享频道里解释,“早期档案记录,由‘狂怒’病毒与某种工业切割酶意外融合催化产生,是‘龙宫’早期泄露事件的主力清理者!它们对声音和震动极其敏感,骨镰能轻易撕裂十毫米以下的均质钢板!弱点可能是头部吸盘后的神经节!”
不需要更多命令,战斗瞬间爆发!
“开火!”吴锋手中的95式喷吐出火舌,精准的点射打在冲在最前面一只“裂齿者”的头部。子弹穿透了那半透明的皮肤,溅射出暗绿色的粘稠体液,但那只“裂齿者”只是踉跄了一下,发出刺耳的嘶鸣,速度不减反增!
“头部不够!打神经节!”山鹰冷静地修正目标,一个精准的三连发,子弹钻入了那只“裂齿者”吸盘后方略微鼓起的部位。那只“裂齿者”猛地一僵,随即软倒在地。
但更多的“裂齿者”已经蜂拥而至!它们如同白色的鬼影,在废墟间跳跃穿梭,骨镰挥舞,带起一道道致命的幽蓝弧光!
“砰!砰!砰!”赵强的微冲进行着短促有力的扫射,试图压制侧翼。子弹打在“裂齿者”的骨镰和躯体上,迸发出一簇簇火星和粘液,却难以造成致命伤害。
“手雷!”山鹰大吼一声,将一颗86式手雷奋力掷向“裂齿者”最密集的区域。
“轰!”爆炸的火光短暂驱散了黑暗,破片和冲击波将数只“裂齿者”撕碎掀飞。但爆炸声仿佛刺激了更多的怪物,从更深的黑暗中,传来更加密集的“沙沙”声!
“节省弹药!点射!瞄准神经节!”吴锋一边更换弹匣,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他知道,这种消耗战他们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