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丐帮神丐 > 第8章 火焚土堡破蛮策 密语惊觉反间谋

第8章 火焚土堡破蛮策 密语惊觉反间谋(1 / 2)

我盯着桌上那封从庐州加急送来的军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铜丐钵的边缘,钵身微凉的触感让我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军报上的字迹潦草仓促,墨迹还带着几分湿气,显然是连夜写就加急送出的——蒙古人果然动真格了,他们放弃了之前猛攻硬打的套路,改用“土堡战术”围了庐州,这玩意儿可比回回炮难缠多了。

“执法长老,”情报堂的李锐站在桌前,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庐州守将赵都统派人求援,说蒙古人每天夜里都在城外堆土,用木板和牛皮裹着,硬生生筑起了十几个土堡,最高的都快赶上城墙了。蒙古兵躲在土堡后面射箭,宋军根本没法露头,城门都快被堵死了。”

我放下军报,走到窗边望向襄阳城外的练兵场。丐帮的破蒙军正在操练,刀光剑影间,弟子们的喝喊声震天动地。自从上次襄阳保卫战之后,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整训部队,改良武器,本以为就算蒙古人再来,也能应付自如,可没想到他们居然玩起了新花样。

“土堡是什么样的?”我问道,脑子里飞速搜索着现代军事知识里类似的工事。

李锐从怀里掏出一张草图,上面画着几个不规则的土堆,旁边标注着尺寸:“赵都统派来的信使说,这土堡底宽三丈,高两丈多,外面裹着湿牛皮,弓箭射不穿,火也烧不着。蒙古人在土堡上开了射孔,躲在里面能打到城墙上的守军,咱们的人却碰不到他们。更要命的是,他们还在慢慢往前挪土堡,再过几天,土堡就能贴到城墙根了,到时候架个梯子就能爬上来。”

我看着草图皱起眉头。这玩意儿有点像现代战争里的移动碉堡,只不过是用土和木头做的。湿牛皮防火,夯土防箭,确实棘手。南宋守军习惯了守城时依托城墙优势,面对这种移动工事,一时间找不到破解办法也正常。

“蒙古人什么时候开始用这招的?”苏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刚从峨眉派回来,身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四川和襄阳之间奔波,协调江湖抗蒙联盟的事务,脸上都带着几分疲惫。

“大概半个月前,庐州城外突然出现了第一批土堡,一开始赵都统没当回事,以为就是蒙古人临时搭的掩体,没想到他们越堆越多,还会往前挪。”我指着草图对苏晴说,“你看,这土堡底下应该是垫了圆木,所以才能慢慢推进,跟推磨似的。”

苏晴走到桌边,仔细看着草图,秀眉微蹙:“湿牛皮裹着,火攻肯定没用。用巨石砸的话,城墙下的射程不够,而且蒙古人肯定会派人守着土堡,咱们的人冲不出去。”

“硬攻不行,得想办法从内部破坏。”我沉吟道,“土堡是夯土做的,虽然外面有牛皮,但只要内部结构松了,整个土堡就会塌。”

“怎么破坏内部?”李锐追问,“总不能派人钻到土堡底下挖洞吧?蒙古人看得紧,一露头就会被射死。”

我笑了笑,转身走到兵器架旁,拿起一把改良过的短铳。这是我们丐帮军工坊最近研制的火器,比原来的火铳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就是装填速度还不够快。“用这个,”我说着,把短铳递给李锐,“还有咱们改良的火药,威力比原来的黑火药大三倍,要是能把火药包送进土堡内部,引爆之后,就算是夯土也能炸松。”

苏晴眼睛一亮:“可是怎么把火药包送进去?土堡的射孔太小,扔不进去啊。”

“射孔扔不进去,但土堡是土做的,”我指着草图上的土堡顶部,“虽然外面裹着牛皮,但顶部的土应该没那么结实。咱们可以做一些长杆,把火药包绑在杆头,趁夜里悄悄伸到土堡顶部,戳进土里引爆。只要火药包在土堡内部爆炸,就能把夯土炸出裂缝,到时候再用巨石砸,就能把土堡拆了。”

李锐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夜里蒙古人警惕性低,咱们的弟子身手敏捷,能悄悄摸到土堡附近。而且长杆可以做长一点,不用靠太近,就能把火药包送上去。”

“还有一个问题,”苏晴提醒道,“蒙古人肯定会在土堡周围布哨,咱们的人怎么靠近?万一被发现了,不仅任务完不成,还会有伤亡。”

“这个简单,”我胸有成竹地说,“咱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让破蒙军的弟子伪装成宋军,趁着白天用弓箭和蒙古人对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二步,等到夜里,派情报堂的弟子,也就是那些擅长潜行的高手,带着长杆和火药包,从城墙的排水口爬出去,绕到土堡后面。蒙古人的注意力都在正面,后面的防备肯定薄弱。”

我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火药包的引线要做足,大概燃烧一炷香的时间,这样弟子们把火药包戳进土里之后,有足够的时间撤回来。还有,每个火药包都要裹上油布,防止夜里受潮,影响引爆。”

“我这就去安排!”李锐干劲十足地说道,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我叫住他,“让军工坊赶紧赶制二十根长杆,要三丈长,足够结实,再准备五十个改良后的火药包。另外,通知破蒙军三队的队长张猛,让他带着两百名弟子,跟我一起驰援庐州。苏晴,你留在襄阳,协调丐帮和宋军的后续支援,确保粮草和武器能及时送过去。”

苏晴点点头:“你放心去吧,襄阳这边有我盯着。庐州那边危险,一定要小心。”她的眼神里带着担忧,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的安全,但现在庐州情况紧急,容不得我们犹豫。

“放心,我自有分寸。”我拍了拍苏晴的肩膀,又看向李锐,“让信使赶紧回去告诉赵都统,我们三天后就到,让他务必守住城门,不要轻易出城反击,保存实力。”

李锐应声而去,房间里只剩下我和苏晴。苏晴走到我身边,轻声说:“蒙古人这次突然改用新战术,会不会有什么阴谋?他们之前一直都是猛冲猛打,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狡猾了?”

我心里也有同样的疑虑。蒙古人向来崇尚武力,喜欢正面冲锋,这次却用起了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确实不太寻常。“可能是上次襄阳之战输得太惨,他们也学聪明了,知道硬攻占不到便宜,就想办法消耗宋军的实力。”我说道,“不过也不排除有其他原因,说不定是有汉人叛徒给他们出的主意。”

提到叛徒,我不由得想起了之前被我们肃清的净衣派残余势力。虽然大部分叛党都被抓住了,但难免有漏网之鱼,说不定他们现在投靠了蒙古,给蒙古人出谋划策。

“不管怎么样,先解决庐州的土堡再说。”我握紧了拳头,“等我们到了庐州,不仅要拆了那些土堡,还要抓住给蒙古人出主意的家伙,让他们付出代价。”

苏晴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锦盒:“这是峨眉派新炼的解毒丹,你带上。蒙古人向来喜欢用毒,万一遇到什么情况,也好有个防备。”

我接过锦盒,心里暖暖的。自从认识苏晴以来,她一直都在默默支持我,无论是战场上的并肩作战,还是私下里的关心照料,都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古代感受到了温暖。“谢谢你,”我说,“襄阳就交给你了,我会尽快回来的。”

三天后,我带着张猛和两百名破蒙军弟子,乘坐丐帮的漕船沿汉水东下,直奔庐州。漕船行驶得很快,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遇到蒙古人的拦截。看来蒙古人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庐州攻城上,暂时没精力顾及水路。

抵达庐州城外的宋军大营时,赵都统亲自带人出来迎接。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将,满脸风霜,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刚毅。一见到我,他就快步走上前来,握住我的手:“林长老,你可算来了!再晚来几天,庐州就守不住了!”

我跟着他走进大营,沿途看到不少受伤的宋军士兵,一个个面色憔悴,身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大营里的气氛很压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焦虑。

“赵都统,现在情况怎么样?”我问道。

“情况很糟,”赵都统叹了口气,“蒙古人已经堆起了十八个土堡,最前面的几个离城墙只有十几步远了。他们白天躲在土堡后面射箭,夜里就继续堆土、挪土堡,咱们的士兵伤亡惨重,连吃饭喝水都成问题了。”

我们走到大营的了望塔上,远远望去,庐州城被一圈土黄色的堡垒围了个水泄不通。每个土堡都像一个巨大的土堆,外面裹着黑乎乎的牛皮,隐约能看到上面的射孔。蒙古兵在土堡之间来回走动,手里拿着弓箭,警惕地盯着城墙方向。

“你看,”赵都统指着最前面的一个土堡,“那个土堡最高,已经快跟城墙齐平了,蒙古人站在上面,能直接看到城里的情况。昨天还有几个蒙古兵从上面往城里扔火油,烧了好几间民房。”

我眯起眼睛观察着土堡的结构。正如李锐所说,土堡底部确实垫了圆木,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夯土,外面裹着湿牛皮。这种结构防御性确实强,但也有弱点——夯土虽然坚硬,但一旦内部受到剧烈冲击,就容易坍塌。而且土堡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中间只有一些简单的掩体,这给我们的夜袭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