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揣着颗七上八下的心,跟着传旨太监踏进了临安皇宫。朱红宫墙高耸入云,琉璃瓦在太阳底下闪着晃眼的光,跟我在襄阳见惯的青石板路、土坯房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世界。太监尖着嗓子在前头引路,脚步声踩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我心尖上。
说实话,来之前我是真没底。宋理宗召我入京“述职”,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丐帮这些年势头太盛,襄阳保卫战又一战成名,江湖上提起“丐帮林长老”,比提起某些朝廷官员还响亮。主和派那群人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了,肯定在皇帝跟前没少吹阴风,说我们拥兵自重、意图不轨。耶律齐劝我多带些人手,我却只带了陈默和两个丐帮精锐,一来是不想落人口实,二来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多也没用,真要出事,皇宫里随便出来一队禁军就能把我们包圆了。
穿过几道宫门,终于到了金銮殿。殿内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穿着官服,表情严肃得跟庙里的泥菩萨似的。正上方的龙椅上,坐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色有些苍白,眼神却透着一股帝王特有的审视意味,想必就是宋理宗了。
我深吸一口气,按照来时打听好的规矩,跪倒在地:“草民林越,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宋理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林长老在襄阳抗蒙有功,朕早已听闻。今日召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当前时局的看法。”
我刚站起身,还没来得及开口,人群里就走出一个胖乎乎的官员,穿着紫色官袍,看品级不低。他斜睨了我一眼,语气带着几分不屑:“陛下,臣有本启奏。这林越虽是丐帮长老,说到底不过是江湖草莽,不懂朝廷礼法。如今丐帮势力日渐壮大,遍布江南江北,弟子不下十万,且私设军队‘破蒙军’,囤粮积草,私藏兵器,已然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臣以为,当速速削其兵权,将丐帮弟子编入官军,由朝廷统一调度,方能防患于未然。”
这话一出,旁边几个官员立刻附和起来:“王大人所言极是,江湖势力不受朝廷节制,久必生乱。”
“丐帮弟子多为流民乞丐,成分复杂,若任由其发展,恐成叛乱之祸。”
“襄阳一战,丐帮虽有功劳,但也借机扩充实力,其心可诛啊!”
好家伙,这是上来就给我扣帽子啊。私设军队?破蒙军是为了抗蒙组建的,兵器粮草都是我们自己筹集的,从没拿过朝廷一分钱,怎么就成了“尾大不掉”?我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等着宋理宗开口。
宋理宗皱了皱眉,看向我:“林长老,众卿所言,你可有话说?”
我往前迈了一步,朗声道:“陛下,各位大人,草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首先,关于丐帮的实力。”我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有力,“丐帮弟子虽多,遍布天下,但我们的宗旨从来都是‘扶危济困,抵御外侮’。这些弟子,大多是流离失所的百姓,若不是蒙古南侵,家园被毁,谁愿意背井离乡,沦为乞丐?我们组建破蒙军,不是为了对抗朝廷,而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大宋的江山。襄阳之战,破蒙军弟子伤亡近三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难道在各位大人眼里,就成了‘扩充实力’的罪证?”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附和的官员,继续说道:“其次,关于‘私设军队’的说法。丐帮从未受过朝廷一兵一卒、一粒粮草的资助,破蒙军的武器是弟子们自己打造的,粮草是我们乞讨、耕种所得,何来‘私设’之说?倒是朝廷的官军,在蒙古来袭时,有多少人望风而逃,有多少人不战而降?襄阳保卫战初期,若不是丐帮弟子拼死抵抗,拖延时间,朝廷的援军能否及时赶到,还未可知。”
“你放肆!”刚才那个胖乎乎的王大人气得脸都红了,“小小草莽,竟敢污蔑官军!”
“草民不敢污蔑官军,只是陈述事实。”我毫不退让,“草民是历史系研究生……哦不,草民自幼研读史书,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如今蒙古铁骑踏遍北方,西夏已岌岌可危,金国灭亡在即,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大宋。蒙古大汗窝阔台虽已病逝,但蒙古的实力并未削弱,汗位之争一旦结束,他们必将再次大举南侵。到那时,仅凭朝廷的官军,能否守住大宋的江山?”
我从怀里掏出一卷纸,这是我来之前整理的蒙古军动向情报:“陛下,这是丐帮情报网近三个月收集的蒙古军情报。蒙古在漠北已集结兵力二十万,其中骑兵十万,步兵十万,且在加紧打造回回炮、攻城云梯等攻城器械。西路军已逼近四川,东路军在江淮边境蠢蠢欲动,中路军更是虎视眈眈盯着襄阳。这些情报,丐帮从未隐瞒,一直及时上报朝廷,不知各位大人是否看过?”
宋理宗让太监把情报拿了过去,仔细翻看起来,脸色越来越凝重。那些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官员,此刻也都闭上了嘴,没人再敢吭声。
我继续说道:“陛下,各位大人,丐帮不是朝廷的威胁,而是朝廷抗蒙的助力。我们有遍布天下的情报网,能及时掌握蒙古军的动向;我们有不怕牺牲的弟子,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我们熟悉民间情况,能组织百姓支援抗蒙。若朝廷真要将丐帮弟子编入官军,一则会寒了天下江湖儿女的心,二则丐帮的情报网、民间基础也会因此瓦解,三则官军的指挥体系与丐帮的作战方式格格不入,只会适得其反。”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宋理宗放下情报,看向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
“草民以为,朝廷应当信任丐帮,支持丐帮。”我说道,“一来,允许丐帮在边境地区招募弟子,扩充破蒙军的规模,以应对蒙古的大规模进攻;二来,朝廷可与丐帮达成盟约,丐帮协助朝廷抗蒙,朝廷则为丐帮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支持;三来,成立‘江湖抗蒙联盟’,由丐帮牵头,联合峨眉、全真、昆仑等江湖门派,形成抗蒙合力,与官军相互配合,共同抵御蒙古南侵。”
“江湖门派鱼龙混杂,如何能保证他们听从调度?”有官员质疑道。
“各位大人放心,江湖门派虽各有宗旨,但在抵御外侮、保卫华夏这一点上,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我说道,“襄阳保卫战中,峨眉、全真等门派已经与丐帮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只要朝廷认可江湖抗蒙联盟的合法性,给予相应的支持,草民保证,所有加入联盟的门派,都会听从朝廷的统一调度,为抗蒙大业出力。”
我看了一眼宋理宗,加重了语气:“陛下,如今大宋面临的不是内部的威胁,而是亡国灭种的危机。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前几天丐帮情报堂传来消息,蒙古军在攻打西夏一座城池时,城破之后,屠城三日,全城百姓无一生还。若蒙古攻破大宋,我大宋百姓,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摒弃成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蒙古。朝廷与江湖,就如同人之左右手,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若是自断臂膀,猜忌内斗,只会让蒙古人坐收渔翁之利,最终断送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番话我说得慷慨激昂,殿内一片寂静,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宋理宗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林长老所言,不无道理。蒙古狼子野心,确实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丐帮既然愿意为朝廷效力,朝廷自然不会亏待。”
他顿了顿,看向文武百官:“众卿以为,林长老提议的‘江湖抗蒙联盟’,可行否?”
刚才那个王大人还想再说什么,被宋理宗一个眼神制止了。其他官员见状,也都纷纷表态:“陛下英明,林长老所言极是,团结江湖势力,共抗蒙古,实乃上策。”
“臣附议,当速速成立江湖抗蒙联盟,以应对蒙古南侵。”
宋理宗点了点头,看向我:“林越听旨。朕封你为‘江湖抗蒙总调度’,全权负责组建江湖抗蒙联盟,协调各门派与官军的配合。朝廷将为联盟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支持,允许丐帮在边境地区招募弟子,扩充实力。望你不负朕望,早日击退蒙古,保卫大宋江山。”
我连忙跪倒在地:“草民领旨,谢陛下信任。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平身吧。”宋理宗摆了摆手,“你一路辛劳,先下去歇息,相关事宜,朕会让兵部与你接洽。”
“臣遵旨。”我站起身,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没想到这次金銮殿之行这么顺利,不仅打消了朝廷的猜忌,还争取到了官方认可和支持,这对后续组建江湖抗蒙联盟、整合抗蒙力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跟着太监走出金銮殿,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陈默和两个弟子正在殿外等候,看到我出来,连忙迎了上来:“长老,怎么样?”
我咧嘴一笑:“搞定了!陛下封我为江湖抗蒙总调度,允许我们组建联盟,招募弟子。”
陈默脸上露出喜色:“太好了!这下我们抗蒙就名正言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