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眼睛一亮:“这样也行?”
“当然行。”我说道,“新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不是为难大家。只要能把情报准确、快速地传递和整理好,形式不重要。”
老鬼感激地说道:“多谢林长老!您这么说,俺就放心了。俺一定好好配合,把新制度学好!”
从那以后,老鬼果然变了个样子。他不再抱怨新制度麻烦,而是积极配合助手记账、编号,还主动把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教给年轻弟子。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情报员也越来越认真,新制度推行得越来越顺利。
为了让各分舵更好地落实新制度,我让李锐挑选了一批总部的优秀情报员,组成“指导小组”,分赴各地分舵,手把手地教当地的情报员使用新方法。
我也亲自去了几个重点分舵,比如苏州、钱塘、四川等地。每到一个分舵,我都会先召开情报员大会,讲解新制度的好处,然后现场演示分类记账法和分级传递流程,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新制度的优势。
在苏州分舵,我遇到了一个叫小翠的女弟子,她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六岁,却是个识字的好手,记账又快又准。我发现她很有天赋,不仅记忆力好,还能从杂乱的情报中找到关键信息,就把她调到了总部情报堂,负责整理核心军政情报。
小翠的到来,给情报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不仅把自己的记账技巧教给其他弟子,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分类记账法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情报来源可信度”一栏,用“☆”的数量标注情报来源的可靠程度,让情报分析变得更精准。
我对小翠的改进大加赞赏,立刻在整个情报网推广。小翠也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弟子,变成了情报堂的核心成员。
随着新制度的逐步落实,丐帮情报网的效率大幅提升。以前需要几天才能整理完的情报,现在几个时辰就能搞定;以前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核实的情报,现在几天就能确认;以前杂乱无章的情报,现在分类清晰、一目了然。
有一次,蒙古军在西北增兵,准备进攻西夏。西北分舵的情报员发现后,按照新制度,立刻将情报标注为“★”级紧急情报,通过分级传递通道,当天就上报到了总部。我和李锐根据情报,结合青铜丐钵的“时空感知”技能,预判蒙古军将在半个月后发起进攻,立刻将情报通报给西夏一品堂和南宋主战派官员。
西夏国主收到情报后,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南宋也派了援军支援,最终成功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事后,西夏国主特意派人给丐帮送来了感谢信和大批粮草,称赞丐帮的情报网“料事如神”。
还有一次,净衣派的残余势力在江南散布谣言,说丐帮想称霸江湖,准备吞并其他门派。情报堂的弟子很快就收集到了相关情报,按照分类记账法,整理出了谣言的传播路径、散布者的身份和目的。我根据这些情报,派人联系各大门派澄清谣言,同时揪出了散布谣言的净衣派残余分子,彻底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耶律齐对情报网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一次,他在舵主大会上特意表扬了情报堂:“以前我总担心丐帮的情报跟不上,现在有了林长老的新制度,情报网比以前厉害多了!蒙古军的动向、江湖的风吹草动,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这对我们抗蒙太重要了!”
得到耶律齐的肯定,情报堂的弟子们更加干劲十足。李锐也多次跟我说,现在情报堂的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效率却高了不止一倍,弟子们再也不用为了找一份情报而焦头烂额了。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丐帮的情报网虽然升级了,但和蒙古的情报机构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蒙古的间谍遍布南宋各地,手段隐蔽,狡猾得很。我们不仅要收集情报,还要防范蒙古间谍的渗透和破坏。
于是,我又在情报堂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反间谍小队”,专门负责识别和抓捕蒙古间谍。反间谍小队的成员,都是从情报堂和破蒙军里挑选出来的精英,个个身手不凡,头脑灵活,还掌握了新的侦查手段。
我教他们“身份核查法”:遇到可疑人员,先核实其身份信息,比如籍贯、职业、人际关系,一旦发现有矛盾或者可疑之处,就重点跟踪;教他们“行踪追踪法”:通过观察可疑人员的行踪、接触的人、购买的物品,判断其真实目的;还教他们“言语试探法”:通过与可疑人员交谈,观察其口音、用词、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程度,识别其是否为外来间谍。
反间谍小队成立后,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成立后的第三天,小队成员就在襄阳城的西市发现了一个可疑人员。这个人自称是从北方来的商人,贩卖皮毛,可他的口音却带着蒙古人的腔调,而且对襄阳城的情况异常熟悉,还经常在丐帮分舵附近徘徊。
反间谍小队的队长,是个叫赵虎的年轻弟子,他按照我教的方法,先对这个人进行了身份核查。结果发现,这个人所说的籍贯,根本没有姓他这个姓的人家;他所说的进货渠道,也都是子虚乌有。
赵虎立刻带人对他进行跟踪,发现他每天晚上都会偷偷摸摸地去城外的破庙,和一个神秘人接头。反间谍小队趁机在破庙周围设伏,等到两人接头时,一举将他们抓获。
经过审讯,这两个人果然是蒙古间谍,他们潜入襄阳城,就是为了刺探丐帮的情报,还准备在襄阳城内制造混乱,配合蒙古军的进攻。
首战告捷,反间谍小队的弟子们士气大振。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又在襄阳城及周边地区抓获了十多名蒙古间谍,缴获了大量的情报和武器。
消息传开,丐帮弟子们都拍手称快,襄阳城的百姓也对丐帮更加信任。很多百姓遇到可疑人员,都会主动向丐帮报告,形成了“全民反间谍”的良好局面。
这天,反间谍小队又抓获了一个蒙古间谍。这个间谍很狡猾,伪装成一个乞丐,混入了丐帮的流民安置点,试图收集丐帮的粮草储备和破蒙军的训练情况。
审讯的时候,这个间谍嘴硬得很,拒不承认自己的身份。赵虎没办法,只好来向我请教。
我来到审讯室,看着这个“乞丐”。他穿着破烂的衣服,脸上沾满了泥污,看起来和普通的乞丐没什么两样。但我注意到,他的手很干净,没有长期乞讨留下的老茧,而且他的眼神很警惕,不像普通乞丐那样麻木。
我坐在他对面,没有直接审问,而是和他聊了起来:“老乡,听你口音,是北方来的吧?北方现在不太平,蒙古军到处烧杀抢掠,你能逃到襄阳来,也算幸运。”
这个“乞丐”愣了一下,没想到我会这么说,迟疑地说道:“是……是啊,北方太乱了,俺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来襄阳讨口饭吃。”
“讨口饭吃不容易啊。”我叹了口气,“襄阳城的丐帮弟子,都是苦哈哈,每天乞讨也赚不了几个钱,还得缴纳帮费。不过我们丐帮有流民安置点,管吃管住,你要是愿意,可以去那里住,还能跟着我们一起开垦荒地,总比乞讨强。”
“乞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道:“多谢……多谢长老好意,俺还是喜欢自由自在的,乞讨挺好。”
“哦?自由自在?”我笑了笑,“可我听说,你最近经常在我们丐帮的粮仓和破蒙军的训练营附近转悠,还向流民打听我们丐帮的粮草有多少,破蒙军有多少人,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乞丐该关心的事吧?”
“乞丐”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变得凶狠起来:“你……你胡说!俺只是随便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随便问问?”我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蒙古文字,“这是我们在你身上搜到的,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吗?”
其实这张纸条,是我让懂蒙古文的弟子写的,上面写的是“蒙古大汗万岁”。我就是想试探一下他。
“乞丐”看到纸条,脸色更加惨白,身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