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敦煌城往西夏兴庆府走的第三天,戈壁上的风刮得愈发烈了。我裹紧身上的棉袄,还是觉得寒气往骨头缝里钻,苏晴走在我身边,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乱飞,却依旧腰杆笔直,手里的短剑始终握在手里——自从那天在莫高窟外遇到一品堂的人,我们就没敢放松警惕,谁知道蒙古游骑会不会突然冒出来。
“歇会儿吧,林越。”苏晴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一处避风的土坡,“前面能躲躲风,咱们喝点水,吃点干粮再走。”
我点点头,跟着她走到土坡后面。陈默画的地图上标记着,这附近应该有一处西夏牧民留下的水井,可我们找了半天,只看到几处干涸的水坑。“这鬼地方,连口水都难找。”我掏出水囊,晃了晃,里面只剩下小半袋水,“省着点喝,不知道下一处水源在哪。”
苏晴接过水囊,抿了一小口,又递还给我,目光落在远处的沙丘上:“你说李默会不会真的帮咱们?万一他只是随口说说,或者一品堂根本做不了主,咱们这趟岂不是白跑?”
我摸了摸胸口的青铜丐钵,钵身安安静静的,没有之前那种预警的温热——这几天倒是没遇到蒙古游骑,可越是平静,我心里越没底。“不管怎么样,都得去兴庆府试试。”我掏出初代帮主的手札,翻到记载山魂石的那一页,“手札里说山魂石在西夏祖庙,只要能拿到它,传功钵就能解锁更多技能,到时候对抗蒙古也多一分底气。再说,西夏要是真被蒙古打下来,南宋就少了一道屏障,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我和苏晴立刻警觉起来,苏晴握紧短剑,我则摸向腰间的长刀——这几天遇到的牧民都说,最近蒙古游骑在这一带活动频繁,可别是撞上了。
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能看到骑手的身影。为首的人穿着白色长袍,腰间挂着金色令牌,不是别人,正是一品堂的李默!“林长老!苏姑娘!”李默看到我们,赶紧勒住马,从马背上跳下来,“可算找到你们了!我按约定在前面的驿站等了两天,没见你们来,就知道你们可能走了岔路,赶紧带着人追过来了。”
我松了口气,收起长刀:“李兄,辛苦你了。这戈壁滩太大,我们差点走迷了路,还没找到水源。”
李默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几个骑手:“我们带了水和干粮,你们先补充一下。前面不远就是我们一品堂的驿站,那里有干净的水井,还能歇脚。”
跟着李默往驿站走的路上,我才知道,他回去后就把我们的提议告诉了一品堂的堂主,堂主又上报给了西夏国主。西夏国主本来就对蒙古的逼迫不满,听说丐帮愿意合作抗蒙,还知道山魂石的线索,立刻就让李默来接应我们,想亲自和我们谈谈。
“我们国主这几天正犯愁呢。”李默一边走,一边压低声音说,“蒙古派了个叫巴图的密使来,天天逼着国主签臣服协议,还索要祖庙里的‘奇石’——我猜他们要的就是你们说的山魂石。国主不愿意,可又怕蒙古真的打过来,朝堂上主和派的大臣还一个劲地劝国主妥协,真是难啊。”
我心里一动——看来蒙古确实在打山魂石的主意,而且已经摸到了兴庆府。“李兄,那巴图密使现在在哪?他有没有派人去祖庙探查?”
“巴图住在驿馆里,身边带了不少高手。”李默皱起眉头,“前几天他确实派人去祖庙附近转悠,被我们一品堂的人拦下来了,可谁知道他会不会耍别的花样。你们这次去见国主,可得小心点,主和派的大臣肯定会给你们使绊子。”
说话间,就到了一品堂的驿站。那是一座用土坯砌成的院子,院子里有几口深井,几个驿卒正在打水。李默给我们安排了两间客房,又让人送来热水和羊肉饼。我和苏晴洗漱了一下,吃了点东西,终于缓过劲来。
“林越,你说西夏国主会不会真的愿意和我们合作?”苏晴坐在桌边,手里把玩着短剑,“万一他只是想利用我们对付蒙古,拿到山魂石后就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我靠在椅背上,掏出青铜丐钵,轻轻摩挲着:“不管他愿不愿意,咱们都得试试。实在不行,至少要拿到山魂石。你放心,我这丐钵能感知危险,要是真有什么不对劲,咱们也能及时脱身。”
第二天一早,李默就带着我们往兴庆府赶。兴庆府是西夏的都城,比敦煌城大得多,城墙是用黄土夯筑的,高达四丈,城头上插着西夏的狼头旗,城门处守卫森严,进出的人都要接受严格检查。
李默亮出一品堂的令牌,守卫立刻放行。进了城,街道两旁全是商铺,有卖皮毛的、卖玉器的,还有卖西夏特色小吃的,来来往往的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西夏贵族的锦袍,也有普通百姓的粗布衣裳,比敦煌热闹多了。
“前面就是皇宫了。”李默指着远处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国主在大殿等着你们,不过主和派的丞相张大人也在,你们说话可得注意点,别被他抓住把柄。”
跟着李默走进皇宫,穿过几座庭院,终于来到大殿前。大殿门口站着几个侍卫,个个身材魁梧,眼神锐利。李默上前通报了一声,很快就有人出来,引我们进去。
大殿里很宽敞,正中间的宝座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穿着黄色龙袍,面容威严,应该就是西夏国主李安全。宝座两侧站着不少大臣,左边为首的是个穿着紫色官服的老头,脸上没什么表情,想必就是主和派的丞相张谦。
“草民林越、苏晴,见过国主!”我和苏晴赶紧行礼,按照李默教的西夏礼仪,微微躬身。
李安全摆了摆手,声音洪亮:“免礼。李默已经跟朕说了,你们是南宋丐帮的人,愿意帮朕对抗蒙古?还知道祖庙里‘奇石’的下落?”
“回国主,正是。”我抬起头,直视着李安全的眼睛,“草民不仅知道奇石的下落,还知道蒙古想要它的目的——他们想利用奇石控制丐帮,瓦解南宋的江湖势力,然后一举南下,吞并南宋和西夏。国主若是把奇石交给蒙古,不仅保不住西夏,还会让华夏陷入战乱。”
我故意把“华夏”两个字说得很重——西夏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长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国主和不少大臣都认同华夏正统,这么说应该能触动他们。
果然,李安全的脸色变了变,旁边的大臣们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张谦却突然站出来,冷冷地看着我:“你一个南宋丐帮的小弟子,也敢在这里危言耸听?蒙古大汗已经承诺,只要国主臣服,就封国主为西夏王,保西夏百姓平安。你要是再敢挑拨,休怪本官对你不客气!”
“张大人这话就错了。”我毫不示弱地回视他,“蒙古人的话能信吗?他们灭了金国,承诺过善待金国民众吗?没有!他们走到哪里,烧杀抢掠到哪里,要是西夏臣服,迟早会落得和金国一样的下场!草民这里有蒙古游骑在敦煌附近烧杀牧民的证据,国主要是不信,可以问问李默兄弟,问问一品堂的兄弟,他们是不是亲眼所见!”
李默立刻站出来,躬身道:“国主,林长老说得是。前几天我们在敦煌城外,亲眼看到蒙古游骑抢走牧民的牛羊,还杀了三个反抗的牧民,尸体扔在戈壁上,惨不忍睹。巴图密使嘴上说要和咱们友好,背地里却在打探祖庙的消息,显然没安好心!”
大殿里的议论声更大了,不少大臣都看向张谦,眼神里带着不满。张谦脸色发白,还想辩解,李安全却抬手制止了他:“好了,张丞相,朕知道你的意思。但蒙古人的野心,朕也不是不知道。林长老,你说丐帮愿意和西夏合作,那你们能帮朕做什么?又想要什么?”
“草民只有两个请求。”我赶紧说,“第一,希望西夏能和南宋、丐帮结成抗蒙联盟,共享情报,互相支援;第二,希望国主能允许我们进入祖庙,取回奇石——这奇石是丐帮的传家宝,对我们对抗蒙古至关重要,只要拿到它,丐帮愿意派出弟子,协助西夏防守边境。”
张谦又想插话,李安全却没理他,沉思了一会儿,对身边的太监说:“去把祖庙的掌事叫来,问问祖庙里是不是真有一块奇石。”
太监很快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红色长袍的老和尚——正是祖庙的掌事慧能大师。慧能大师走到大殿中央,躬身道:“回国主,祖庙的密室里确实有一块奇石,是太祖皇帝开国时传下来的,据说能增强武功,历代国主都不许外人靠近。”
李安全点了点头,看着我:“林长老,既然奇石是丐帮的传家宝,朕可以让你们去取。但朕有个条件——你们拿到奇石后,必须立刻派丐帮弟子来西夏,协助朕防守北部边境。另外,要是蒙古真的打过来,南宋朝廷必须出兵支援西夏,不能坐视不管。”
我心里一喜,赶紧答应:“国主放心!草民回去后,立刻让帮主派弟子来西夏;至于南宋朝廷,草民会让丐帮在朝廷的眼线,劝说主战派官员出兵支援。只要西夏和南宋、丐帮联手,一定能挡住蒙古的进攻!”
张谦还想说什么,李安全却摆了摆手:“就这么定了!张丞相,你要是再敢阻挠抗蒙大计,休怪朕不念旧情!慧能大师,你现在就带林长老和苏姑娘去祖庙,协助他们取回奇石。李默,你带一品堂的弟子跟着,保护他们的安全。”
慧能大师和李默赶紧应下。我们跟着慧能大师走出大殿,张谦站在原地,脸色铁青地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敌意——我知道,这老狐狸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在祖庙附近搞小动作,得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