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 > 第4章 新婚显风采,邻里起波澜

第4章 新婚显风采,邻里起波澜(1 / 2)

傍晚的红星四合院渐渐安静下来,各家的灯陆续熄灭,只有院中间的路灯还亮着昏黄的光,把槐树叶的影子拉得老长。王平安和秦京茹的新房里,两盏煤油灯拧得不大,昏暖的光线下,新铺的蓝布床单显得格外干净,上午新买的衣柜上摆着一个搪瓷脸盆,盆沿贴着“囍”字——是秦京茹刚才用红纸剪的,虽然简陋,却透着股新婚的喜庆。

秦京茹坐在床沿,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脸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她刚把最后一件换洗衣物叠好放进衣柜,转身就看到王平安端着一盆热水走进来,心里顿时泛起一阵暖意。“你别忙了,歇会儿吧。”她小声说,伸手想接过水盆,却被王平安躲开了。

“你坐着就行,今天累坏了。”王平安把水盆放在脚边,弯腰试了试水温,“水温正好,泡泡脚解解乏。”说着,他蹲下身,想帮秦京茹脱鞋。

秦京茹吓了一跳,连忙把脚缩回去,脸更红了:“我……我自己来就行,你别这样。”在乡下,男人给女人洗脚是件稀罕事,她还没习惯这样的亲近。

王平安笑了笑,也不勉强,直起身坐在她身边:“那你自己来,我陪着你。”

两人并肩坐着,没说话,只有煤油灯的灯芯偶尔“噼啪”响一声。秦京茹偷偷看了王平安一眼,见他正望着窗外的月光,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心里顿时甜甜的——这个男人,不仅救了她,还给了她一个家,这辈子能嫁给她,真是自己的福气。

洗过脚,王平安把水盆端出去倒了,回来时看到秦京茹已经钻进了被窝,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他吹灭了一盏煤油灯,只留着靠近床头的那盏,然后脱了外套,轻轻躺在床的外侧。

“冷不冷?”王平安轻声问,伸手把被子往秦京茹那边拉了拉。

秦京茹摇摇头,往他身边挪了挪,小声说:“平安,我有点怕。”不是怕王平安,是怕自己做不好妻子,怕以后的日子过不好。

王平安转过身,伸手把她揽进怀里,声音温柔:“别怕,有我呢,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感受到王平安温暖的怀抱,秦京茹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她抬起头,看着王平安的眼睛,忍不住凑过去,在他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这个吻像点燃了引线,王平安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他低头吻住秦京茹的唇,动作温柔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房间里只剩下彼此急促的呼吸声和偶尔的轻吟。王平安的精力格外旺盛,他知道秦京茹是第一次,动作格外轻柔,耐心地安抚着她的紧张,直到她渐渐放松下来,全身心地依赖着他。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秦京茹累得靠在他怀里,眼皮都快睁不开了,嘴角却带着满足的笑容。

而隔壁许大茂家,却一片压抑。许大茂躺在床上,耳朵贴在墙上,听着隔壁传来的动静,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娶娄晓娥两年了,一直想要个孩子,可自己身体不争气,每次都草草了事,娄晓娥嘴上不说,心里却难免有疙瘩。这会儿听到王平安和秦京茹的动静,他心里又嫉妒又烦躁,忍不住翻了个身,把床板压得“咯吱”响。

娄晓娥躺在旁边,脸早就红透了,双手紧紧抓着被子,耳朵里全是隔壁的声音,心跳得像要蹦出来。她偷偷看了一眼许大茂,见他脸色阴沉,心里更是委屈——同样是男人,怎么许大茂就跟王平安差这么多?王平安一看就是个踏实可靠的男人,对秦京茹又好,哪像许大茂,整天就知道算计,还总在外面沾花惹草。

“你能不能别乱动?”娄晓娥忍不住小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许大茂瞪了她一眼:“我乱动怎么了?你是不是觉得隔壁好?”他心里本来就窝火,被娄晓娥一说,更是火大。

娄晓娥没再说话,只是往被子里缩了缩,心里却更不是滋味了。她知道许大茂的脾气,跟他吵也没用,只能自己憋着。

直到后半夜,隔壁的动静才渐渐停了下来。许大茂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把王平安骂了千百遍,而娄晓娥则是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全是王平安温和的样子,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第二天一大早,王平安是被院子里的喧闹声吵醒的。他睁开眼,看到秦京茹还在熟睡,嘴角带着甜甜的笑,便轻轻起身,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

一出门,就看到院子里聚了不少人,三大爷阎埠贵、二大爷刘海忠,还有几个邻居都在那儿议论着什么,看到王平安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眼神里带着好奇、调侃,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平安啊,昨晚睡得怎么样?”阎埠贵率先开口,嘴角带着促狭的笑,眼睛还故意往王平安的双腿中间瞟了瞟。

王平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脸微微一红,干咳了一声:“挺好的,三大爷早啊。”

“好就好,好就好!”刘海忠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语气夸张,“年轻人精力旺盛是好事,不过也得注意点身体,别累着了!”他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平安无奈地笑了笑,知道昨晚的动静肯定被邻居听到了。他也不辩解,只是打了个招呼,就去院子里的水龙头接水,准备洗漱。

这时,秦淮茹端着一盆衣服走过来,笑着说:“平安,京茹还没起呢?我煮了点粥,等会儿让她起来喝点。”她的眼神在王平安身上转了一圈,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昨晚的动静,她自然也听到了,心里暗暗替秦京茹高兴,觉得她总算是找对人了。

“谢谢秦姐,我等会儿叫她起来。”王平安笑着道谢。

不一会儿,秦京茹也醒了,她刚走出房间,就感觉到院子里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紧低下头,躲到王平安身边,小声说:“他们怎么都看着我啊?”

王平安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没什么,都是邻居,打个招呼而已。秦姐煮了粥,咱们去喝点。”

两人刚走到贾家门口,就看到贾张氏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夸张的笑容:“哎呀,京茹醒了?快进来,粥还热着呢!平安也进来,昨天买的五花肉还有点,我给你们炒个菜。”她现在对王平安可是格外热情,毕竟王平安又有钱又有学问,跟他搞好关系,以后自家孩子说不定还能沾光。

秦京茹有些不好意思,拉着王平安的手,小声说:“还是别麻烦了,我们自己做点就行。”

“不麻烦!不麻烦!”贾张氏拉着秦京茹的手就往屋里走,“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王平安无奈,只能跟着进去。贾当和贾梗看到他们,都甜甜地喊了声“姨夫”“小姨”,王平安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水果糖递给他们——是昨天买东西时顺便买的,花了5分钱。

贾张氏看到糖,眼睛更亮了,连忙让孩子们道谢:“快谢谢姨夫!你看姨夫多疼你们!”

吃过早饭,王平安准备去轧钢厂报道。秦京茹帮他整理好衣服,叮嘱道:“上班路上小心点,中午要是能回来吃饭,我就给你做饭。”

“好,我尽量早点回来。”王平安笑着点点头,在她额头亲了一下,然后转身走出院子。

来到轧钢厂,门口的卫兵已经认识他了,笑着点了点头,放他进去。王平安直接去了技术科报道,技术科的科长姓李,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看起来很严肃。

“王平安同志,欢迎你来技术科!”李科长握着王平安的手,语气比昨天人事处的张科长要严肃些,“咱们技术科是厂里的核心部门,关系到生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你刚来,先跟着老周熟悉一下情况,有不懂的就问。”

“谢谢李科长,我一定好好干!”王平安连忙应道。

老周是技术科的老技术员,头发都白了,平时话不多,但对技术很痴迷。他带着王平安参观了车间,详细介绍了轧钢厂的主要设备——大型轧机、加热炉、冷却系统,还拿出厚厚的技术手册,给王平安讲解设备的参数和常见问题。

王平安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老周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的研究生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对实际操作也很了解,很多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心里不由得对他多了几分认可。

就在两人在车间查看设备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紧接着,车间主任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李科长!不好了!三号轧机出问题了!轴承过热,已经停机了,要是修不好,今天的生产任务就完不成了!”

李科长脸色一变,连忙跟着车间主任往三号轧机的方向跑,王平安和老周也赶紧跟了过去。三号轧机是厂里的主力设备,一旦停机,每天损失的产量可不是小数目。

来到三号轧机旁,只见几个维修工正围着轧机忙活,额头上全是汗,却没什么进展。轧机的轴承部位温度很高,用手一摸都烫手,旁边的温度计显示已经超过了120摄氏度,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

“怎么样?找到问题了吗?”李科长着急地问。

老周蹲下身,仔细查看了轴承部位,又翻了翻技术手册,眉头皱得紧紧的:“看情况像是轴承间隙过大,导致摩擦过热,但按理说上个月刚检修过,不该出这种问题啊。要是拆了重新调整,至少得花三四个小时,今天的生产任务肯定完不成了。”

车间主任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李副厂长刚才还打电话问呢,要是让他知道停机了,咱们都得挨骂!”

就在这时,王平安上前一步,仔细查看了轴承的运转痕迹,又摸了摸轴承外壳的温度,然后说道:“李科长,老周师傅,我觉得不是轴承间隙的问题,可能是润滑系统出了故障,润滑油供应不足,导致摩擦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