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快穿年代:我实习牲,微操即赢麻 > 第390章 老实人要崛起(30)完

第390章 老实人要崛起(30)完(1 / 2)

“让你瞎叨叨,让你叨叨,这次回去,你也跟着去。”

李荃直接上脚了,她出门别人都要喊她李教授的,她不要面子的吗?她的脸丢大了!

“捡破烂咋了?上次你和我回去看热闹的时候,不也捡的高高兴兴?”

李明委屈的说道。

他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刚毕业头脑一热就进了她的研究所。

这件事敲定当天,看到他姐嘴边神秘的笑容,李明心里当下咯噔一声。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咯噔什么,但就是觉得此刻得咯噔。

果然,他进了研究所就成了她的专属仆人,还是家生子。这种关系,就算他姐把他当黑奴使唤,也不犯法。

李明眼神幽怨,暗戳戳的抱怨。

“那能混为一谈吗?你这次得把我的形象扭转回来,我李荃什么档次?你小子心里怕是没点数吧!”

办公室就他们俩,李荃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着他指指点点。

李明还没露出“奴隶”姿态,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传来学生的提醒声。

“李老师,车到了,在楼下等着,可以出发了。”

李明松了口气,赶紧过去开门。

回头看李荃时,她姿态优雅的应了声好,嘴角甚至还保持着微笑,对前来通知的学生点头道谢。

李明大为震惊,大受震撼。

有种在家不修边幅的老姐,一出门变成大明星的既视感。

这几年由于李明的“无私奉献”和殷勤示好,他俩的关系也不是以前的“点头之交”,现在相处的和亲姐弟也没什么两样。

先说不说李明没见过李荃这副样子,以前镇上的老邻居老街坊们也没见过。

这几年镇上的面貌大变样。

机械厂搬走后,在原机械厂旧址建起了一所德武高中,市里下血本了,拨下不少资源。

不论是师资还是物资,几乎是一股脑的投入,颇有要将这个小镇打造成书香名镇。

前几年还看不出什么眉目,近几年德武高中出了好些大学生,录取率高的惊人。

不论什么时候,鸡娃永远是家长们的课题。为了孩子有个好前程,是想尽办法把孩子往德武高中送。

本来籍籍无名的德武镇,因为一个德武高中闻名全国。

作为从德武镇走出去的优秀青年代表,李荃是最有出息的那个,都混到首都去了。

她什么底细,德武高中的校长心知肚明,就是这名声吧……

“我也是从咱们德武镇走出去的,我们当初可没你们这时候的条件,那时候我们上大学得单位推荐,这才上了个工农兵大学……”

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李荃自然也有一些老师的“通病”。

话题一旦开始延伸,李荃就喜欢“想当年”。

强势不让上学的妈,沉默寡言一朝得势就翻天的爸,还有转身就能撞墙的的小屋子。

“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李荃拿着话筒,站在国旗下讲话。

本以为这句话能将在场气氛掀到高潮,她再顺势结束这场演讲。

然后就听到站在第一排的一名男生一脸敬意的问道:“所以您暑假的时候还会专门和您弟弟一块回来捡破烂,您一定是在忆苦思甜吧!”

疑问句但却是肯定语气。

李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也只有在台下的李明发觉了,悄悄翘了翘嘴角。

忆苦思甜那倒也不是,没那么苦。

“对!这位同学说的没错,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但咱们也不要忘了来时路。你们也一样,希望你们将来坐在首都大学的教室里,能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

李荃没忘记给首都大学打广告,校长那老头眼巴巴的忽悠她回来演讲,不就是想着这个。

德武高中的学生能薅一个是一个。

离开了她,还有谁能这样念着那老头,回去非得让他多批点试验经费才行。

演讲完,她自觉自己的任务完成,和李明一起揣着手就开始逛大变样的镇子。他们还能在德武镇待几天。

这天正是周末,街上的人多点也正常,可一群拿着抹布袋子和铁钳,脸上还抹着黑灰捡破烂的孩子是咋回事?

李荃和李明两个成年人站在一旁缩着脖子揣着手,时不时还吸两下鼻子。

“你说的怀念过去就是来堤上溜达?这么大的风,你要把你老师吹坏?”众所周知,李荃不仅是李明的姐,还是他老师。

两岁的差距,也就是学生和老师的距离罢了。

“还真别说,我小时候捡破烂的时候也和这群孩子一样,都不知道冷的。”李明说话声音都在发抖,诧异的说道。

李荃没说话,再苦现在不也熬出来了。

小时候没觉得冷,那是因为有比冷更严峻的现实要面对,哪有人不怕冷的。

“两位李老师,这么冷的天你们咋站在这吹冷风?”

说话间,那群捡破烂的孩子眼尖看到他俩,像阵风似的刮了过来。

没等他俩回话,问话的孩子突然恍然大悟道:“噢!我知道了,你们又在忆苦思甜!”

“原来成功人士是这样成功的!我们该学的还有太多太多!”

这佩服的语气,羡慕又向往的小眼神,李荃和李明只感到眼前一阵黑。

这倒霉孩子,李荃仔细瞅了他两眼,这不就是在国旗下揭她短的那位吗!

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啊!

孩砸!

瞧这群孩子鼻子都冻红了。

“天太冷了,我们就是出来逛逛,等会就回去了,你们咋还捡起破烂了?”李荃好奇道。

这么冷的天,就连深耕破烂行业的唐翠芬和李奎都不带出来的。

刚这样想着,就看到不远处裹得严严实实同样拿着抹布袋子的两个人影。

那两人李荃闭着眼睛都能认出来,正是唐翠芬和李奎。

“听了两位李老师的励志故事,我们将来也想成为两位李老师这样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准备体验一下捡破烂。”打头那位学生回答。

他们已经捡了好几天了,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就拖着袋子出门,天快擦黑才回去。

这几天时间他们不仅收获了辛苦,还收获了外快。家长们也乐见其成,两位李老师都能捡,他们孩子咋不能捡了?

更何况卖破烂挣的钱,孩子们也都没乱花,把‘向两位李老师学习’的宗旨刻进了骨子里。

“你们注意点啊,捡点意思意思得了,身体要紧,别冻感冒了。”李荃叮嘱几句就想打道回府。

这种魔法攻击般的冷空气,她着实扛不住。

她这么说,孩子们当然连连应是。

“别跑!总算是追到你们了!”

李荃还在和孩子们寒暄,李明在她没注意的时候已经乐了老半天,直到声音传过来李明才没忍住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