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牛昕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岳燕已经在精神病院待了五年了。
牛昕挑眉,精神病院是个好地方。
听说这个时候的精神病院,比较流行“电休克治疗法”。
通俗的来说,就是电击。
不管是重症还是轻症,通常都会用上电击的治疗手段,岳燕真的有福了。
“别说晦气了,她的福气还在后头呢。”牛昕无所谓的摆摆手,她倒也不是想听这个,反正那对夫妻过的不好,她就放心了。
再次回到鲁城,牛昕发现鲁城的变化简直大到惊人,她从小长大的鲁城也不再熟悉,处处都是陌生和新奇。
但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够了。
“妈妈妈妈,你不是说带我去抓小鱼的吗?抓小鱼的小河在哪?”
左沐霖眨巴着大眼睛,期待的看着眼前的一片空地,眼里满是问号。
“是啊,河呢?小河呢?”牛昕转头看向一旁也一脸懵逼的左鹤。
他们还是专门开车过来追忆童年的,没想到童年先一步跑掉了哈。
鲁城发展这么大,那条小河被填平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小河,小河它也出去过暑假了。”左鹤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牛昕和左鹤都是京城大学的老师,一个搞医药,一个搞机械。既然是老师,当然有暑假,只是假期长与短的问题。
“我今年四岁了哦。”左沐霖好脾气的提醒。
她可不是三岁小孩了,不好骗的,就算是她爸这样说,她也是不信的。
“爸知道,小鱼抓不了,那咱们去中心湖那边钓鱼?”左鹤陪着小心提议。
但母女俩同时默默转身,直接坐回了车上。
钓鱼?你忘了他们那个已经晒成酱油色的爷爷吧。
那颜色吓得左沐霖小朋友闻钓鱼色变,要不然怎么说来抓鱼呢。
“你自己去钓鱼吧,我还不如和妈妈一起做实验呢。”
年仅四岁的小朋友自从会走路,就爱跟在爸妈屁股后头转,熏陶在京城大学的环境里,左沐霖小朋友最爱的就是学习,娱乐活动也是学习,甚至大人们偶尔给她的奖励,也是学习。
好学得令人震惊。
牛秀成在外的宣传主人公,从牛昕逐渐换成了左沐霖小朋友。
“我家这孩子,真是来报恩的。往常老看报纸上孩子厌学,贪玩,我担心的跟什么似的,现在好了,我也不用操心了,放心的不能再放心。”
“这孩子每天睡觉前还能给自己安排明天的学习任务,一条一条的看着就懂事,我真担心她学习太累,看来还是得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多放松放松,总这么学习那哪行啊!”
换汤不换药,邻居们都习惯了,也敷衍惯了,假笑也是一种天赋。
孩子这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经历过好几次跳级后,左沐霖小朋友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一条一条的完成。
家里又有两个现成的老师,教啥学啥,来者不拒,学的那叫一个杂。
在十三岁的时候,考上了爸妈在的京城大学,成为胡同里街坊们的主要话题。
牛昕和左鹤都是搞研究的,从小沐浴在这种氛围中的左沐霖虽然对此也有兴趣,但她更爱的是搞钱。
天生对经济敏感的的左沐霖,毕业后活像是直接回家了,在自己专业上如鱼得水,在她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饮料行业的大佬,嗯,二十五岁的大佬。
儿孙自有儿孙福,在没有出现大问题的时候,牛昕是不爱管孩子的事的,反正孩子的事他们做家长的能兜底。
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不爱管家长的事。
“老妈,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虽然我是卖饮料的,但你也不能把饮料当水喝啊,你自己就是做医药的,应该知道喝多了会有什么后果吧。”
在外面的时候,左沐霖女士是个不苟言笑的大佬,但在自己老妈面前,她分分钟化身咆哮女战士。
“少见多怪,你是不知道你老妈做的药有多厉害吧。”牛昕喝完最后一口,把瓶子放到左沐霖女士手里,背着手颤巍巍的歪回沙发,满脸傲娇。
“这不是药不药的事,哎呀!”左沐霖无能狂怒,但又没有办法。
是,已经八十多岁的牛昕院士,早就解决了糖尿病这个毛病,但也不是她能随便喝饮料的理由吧。
但牛昕有话说,她都活到八十多岁了喝点饮料咋了?
一天两瓶小饮料,她也能活到一百岁。
是的,这辈子她直接活了一百岁,比左鹤这个老家伙多活了一年,凑了个整。
去世的那天,她也再次上了次电视,这次是向全世界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