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感谢你,请问今天牛昕同学能赏脸一起吃个饭吗?我请你出去吃,听说学校外头开了个饭馆,都说好吃,带你去尝尝?”
市场开放后,外面私人经营的店铺像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给国有经营带来不小的冲击。
但市场卷起来了,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至少私人小饭馆的味道,服务态度,都比国营饭店好出好几倍。
“那我就赏你这个脸吧。”牛昕傲娇的仰头。
她上个项目刚忙完,早就想趁着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好好探索一下周围环境,探索完了还得紧锣密鼓的进入下一个项目。
毕竟时间紧任务重,她也是想要进步的。
连着好几天,牛昕和左鹤几乎吃遍了所有新开的店。
“可惜了,要不是我爷爷吃不了这些菜,真想也带他来尝尝。”
牛秀成年纪大了,吃不了那些油腻味重的菜,更何况他还想好好保重好身体,多陪他孙女几年。
“没事,你多吃点,你高兴了,你爷爷比自己吃了更高兴。”
“那也是。”
牛昕一下子就被劝说成功。
短暂的放纵,是为了更加努力的工作。
虽然牛昕在别人眼里还是躺得很平,但她的试验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连她的老师们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孩子天生就该学医搞研究!”姜教授直接下了结论。
她同期的同学们还在学课本上的知识,牛昕却已经给他们正在学的教材添砖加瓦。
学着学着,发现越学越多,越学越迷茫。
众所周知,患者是不会照着教科书上生病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们还在滑雪场努力站稳不摔倒,牛昕已经丝滑的完成了一套空中极限运动,并纳入必考科目。
“再过几年,说不定几年时间都不用,她都要成为我们的老师了。”王教授也赞同,同时她感到非常的骄傲。
牛昕同学是从她的实验室出去的,她才是那个亲眼看着她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成功的人,就连姜教授都比不上。
王教授得意的不行,牛昕同学的论文还是经她的手过了一遍,姜教授虽然也参与了,但指导老师的名字不过是她施舍的罢了。
王教授站起身掸了掸衣袖上看不见的灰尘,“我得赶紧去实验室看看了,听说我学生牛昕同学休完假回来了。”
‘我学生’三个字,是重音。
“那也是我学生,我也去。”姜教授哼了一声赶紧跟上。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牛昕好像是住在电视和报纸上,隔三差五就有她的消息。
次数多了,就算没怎么关注新闻的市民们也都听说过她的消息和事迹。
当然,还在蹲牢房的陈海涛和岳燕也是。
鲁城最大的经济支柱是鲁城的纺织厂,虽然市场开放后,私人企业给国营经济带来很大冲击,许多国营厂甚至都发不出工资。
过去的那一套不再适合现在的市场。
鲁城纺织厂的经营模式必须跟上时代,而牛厂长敏锐的抓住了机遇。
鲁城纺织厂的规模扩了又扩,鲁城人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具体体现在,就连鲁城牢房的食堂,都装上了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