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亲疏远近,就算是手也有手心手背之分,更何况知青与知青之间。
周忠一开口,凑到一块兴高采烈说起高考的村民们纷纷收敛了笑容。他们也知道高考好啊,甚至私底下也觉得叶知青他们也应该去参加高考。
但这种话不该由周忠来说,还是那种挑剔又批判的语气。
话不投机半句多,刚才还聚在一起的人群瞬间散了,一个眼角都没给周忠,看得旁边的郭明郭羽尴尬极了。
郭羽想说什么,看到郭明使的眼色又咽了回去,也跟着大部队离开了现场。
高考已经恢复了,等他们通过高考回城,以后和周忠说不定再也不会见面,他们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了。
只留下站在原地一脸阴晴不定的周忠。
村里没有秘密,前脚发生的事,后脚叶慕青就已经知道了。
生活索然无味,蛤蟆点评人类。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去说吧,对这种人来说,可能这种方式是他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办法。
叶慕青现在忙得很。
“这位是我们村的叶知青,也是咱们村的大功臣啊,要不是她,我们村现在哪能有现在这么好!”
村长喜气洋洋的给来人介绍,说起叶慕青,他别提有多自豪了。
这两年他最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听取了叶知青他们的建议,带领全村人上山挖药,带着全村人脱贫致富。
他在村长的这个位置上,村里能有这样大的变化,他就算第二天闭了眼也是没有遗憾的。
“村长您也太高看我了,都是咱们村的村民能干。”叶慕青一向不揽功,也不居功自傲,这也是村民们对她信服的某一点。
她说这样的话,村长听了也高兴。
是啊,他们村的村民们,都是好的。
“这才是国家安排知青下乡的目的啊!”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语带感慨,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知青和村民们相处这么和谐。
和谐的就像知青们本来就是这个村子的村民一样,你帮我,我帮你,和谐相处,亲热无间。
记者们的所见所闻很快登上了报纸,顿时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呼声。
国家安排知青下乡,除了缓解城里人口压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同志们,但能做到这样的例子很少。
因此,叶慕青他们就被抓了典型,这个典型当然是正面的。
报纸上洋洋洒洒的写了上千字,中间还有挖药四人组和村民们的合影。胸前戴着大红花,根据记者要求摆出“精神”姿势的四人组,笑得勉强。
站在他们两边还有身后的村民倒是笑得灿烂,白灿灿的大白牙,再次刺痛了其他三名未出镜知青的心。
要是当初……
可惜没有当初。
免费的广告,给村子里带来的东西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多。
搞销售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接单接到眼花,数钱数到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