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思华和他的同学们麻溜的把角落的破烂拖去废品站卖掉,并当着王兴珠的面宣布退出“废品王”小组。
“废品王”是他们这群小家伙的队名,要不是布料贵,还需要布票,他们都得扛着一面旗子去捡废品。
接下来的日子,王思华按时上学按时放学。
时不时还去供销社找王兴珠“消费”。
“妈妈售货员,你好,我想要两颗糖,这是一分钱。”
王思华扒着柜台的边缘,努力把脸露出来给王兴珠看到,踮着脚把一分钱豪气的拍到柜台上。
“好的,为人民服务,王思华顾客你好,这是你的糖,请收好。”王兴珠笑着陪他玩顾客的游戏。
旁边的同事都露出善意的笑容。
“谢谢妈妈售货员,请你吃一颗。”王思华剥开一颗糖塞到嘴里,吮着甜滋滋的味道,幸福的眯起了眼,将另一颗糖推到柜台上给王兴珠。
王兴珠也不扫兴,也剥开糖塞到嘴里,“真好吃,谢谢小顾客。”
母子俩相视一笑。
王兴珠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一直像这样平淡又快乐的度过,直到又收到了班主任的“邀约”。
据上次请家长才过去一个月时间,王兴珠淡定的找领导请了假,临走前甚至还买了一把奶糖揣到兜里。
王思华这家伙不捡破烂了,肉眼可见的更抠门,买糖都是买的最便宜的,最近更好,干脆一颗也不买,一分钱都不花了。
这家伙有多爱吃糖她是看在眼里的,糖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孩子一直忍着她也看不过去,少吃点就行。
轻车熟路的敲开班主任的办公室,王兴珠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依然是李观、洪一舟、王思华这三个家伙,低着头站在班主任对面,从门口的角度,王兴珠看到他们的表情,这可不是认错的表情啊。
王兴珠挑了下眉,淡定的走了进去,坐到班主任旁边。
“王思华妈妈,这次王思华同学犯的错可以用岂有此理来形容!”
刚坐下,班主任就黑着一张脸告状,时不时还暂停一下深呼吸,可见这次被气的不轻,比起上次更甚。
王兴珠越听越诧异,才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想到的这种办法?
“替写作业这种行为,不光是对自己不负责,也害了其他同学。孩子们读书多不容易啊,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咬牙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想多学一点知识,以后能过的轻松一点。”
班主任说了一大堆,王兴珠提炼出几个要点。
王思华同志提供技术支持(写作业),李观同志负责招商宣传(揽活),洪一舟同志负责财务(收费计算劳务以及三人工资)。
三人分工明确,生意已经扩大到其他班上。
也有其他人看到这个生意想要模仿,但都开业不到两天就破产以及濒临破产,只有以王思华为首的“三人帮”生意兴隆。
原因无他,王思华同志的正确率值得信赖。
为了拓展规模,接到二年级的生意,王思华同志甚至借了二年级的教科书“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