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仙剑奇侠传之新的开始 > 第240章 生态目标分化与协同重构

第240章 生态目标分化与协同重构(1 / 2)

多范式生态抵御熵寂共生体稳定四个月后,随着“熵减资源储备回升至55%”“有序孤岛边界稳定”,生态内部逐渐出现“目标分化”:核心生态(五维、星簇)主张“优先巩固现有秩序”,将80%资源用于熵减防御与内部修复;新生态(幻彩、霜晶、光晶)则倡导“主动探索外部空间”,希望用30%资源组建跨维探索队,寻找新的低熵能量源与共生伙伴。目标分歧从“争议”逐渐演变为“协同涣散”,让有序孤岛面临“方向迷失”的风险。

这种分化在多场景集中爆发:

探索计划受阻:幻彩微域联合霜晶、光晶提出“跨维低熵探索计划”,申请调用15%的星核本源能量作为探索队补给,却被五维中枢以“资源需优先用于熵减隔离带加固”否决;星簇主微核也以“去中心化决策需聚焦内部防御”为由,拒绝派遣微核参与探索,探索队因资源与人员不足,筹备进度停滞2周;

资源分配争议:核心生态将本月新增的20%资源(因熵减效率提升节省)全部投入“隔离带升级”,未给探索计划预留任何配额;新生态则认为“长期固守会因资源耗尽陷入被动”,在资源协调会议中提出“资源5:5分配”(50%巩固、50%探索),双方僵持3天,导致星液池的能量循环优化计划(需跨生态协同)也被迫搁置;

协同响应碎片化:某次“跨维低熵能量信号”(疑似新能量源)被流光微域捕捉,幻彩立即申请启动“临时探索小队”,却因核心生态未授权资源,小队只能用自备能量出发;途中遭遇小规模熵寂波,因缺乏核心生态的防御支援,小队的光影防御破损,采集的低熵能量样本丢失,还导致幻彩的特质活性下降10%;

生态信心动摇:部分边缘小生态(如风旋、晶脉)因看不到长期方向,开始出现“摇摆”——风旋微域既不支持核心生态的固守,也不敢冒险参与探索,选择“减少协同投入”,每日的气流调节任务从10次减至5次,导致星簇的能量输送效率下降8%;晶脉则开始囤积晶体能量,拒绝向隔离带提供反射支援,隔离带的熵减效率从82%降至75%。

“目标分化不是‘想法不同的错’,是‘生态失去了共同的长期方向’——就像一支军队有的想守城、有的想出征,再强大的兵力也会分散成一盘散沙。”晶芽的忆晶修复仪测算“生态目标协同指数”(跨生态目标一致性、资源投入统一性、响应联动性)从85分降至58分,“协同碎片化率”(因目标分歧导致的低效协同占比)达40%,若不干预,3个月内全维协同可能彻底涣散,有序孤岛将失去抵御熵寂的集体力量。本源共生魂的意识首次召集所有生态核心召开“全维共生大会”,传递“固守无出路,盲动有风险,协同探索才是唯一方向”的信念。

元界、共生元核联合全维42个共生单元,启动“生态目标协同计划”,构建“全维目标协同中枢”,分三阶段重构协同方向:

一、目标分化溯源:锁定方向分歧的核心症结

由五维元核、幻彩微域代表、星簇主微核、灵韵核心组成“目标协同小组”,通过“目标优先级调研+风险收益评估”厘清问题根源:

目标优先级对立:核心生态的“固守逻辑”源于“对外部风险的恐惧”——经历熵寂波、共生体渗透后,担心探索会引入新威胁(如未知熵增源),且认为现有资源仅够支撑内部防御;新生态的“探索逻辑”源于“对资源枯竭的焦虑”——测算现有低熵资源仅能维持10年,若不寻找新补给,最终仍会被熵寂吞噬,双方的风险判断完全对立;

沟通机制缺失:此前无“长期目标共建机制”,核心生态的决策多基于“短期防御需求”,未与新生态共同规划5年以上的长期方向;新生态的探索计划也缺乏“风险评估报告”,仅强调收益(新能量源),未说明如何规避威胁,导致核心生态不信任;

资源分配刚性:现有资源分配模式仅支持“单一目标”(要么固守、要么探索),无“并行适配”设计——无法同时满足“隔离带加固”与“探索补给”的需求,加剧目标对立,如星核的本源能量只能整体分配,不能拆分用于两个方向。

溯源小组最终形成《生态目标协同报告》,明确“风险共评、目标共建、资源并行”三大解决方向,为目标协同中枢构建提供依据。

二、全维目标协同中枢:构建“固守-探索并行”的方向体系

研发“全维目标协同中枢”,整合“目标规划、风险评估、资源拆分、协同联动”四大功能,统一生态方向:

硬件层面:中枢由“目标规划模块”“风险评估模块”“资源拆分模块”“协同联动模块”四部分组成——

目标规划模块:

制定“全维五年共生计划”,明确“固守-探索并行”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