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体系规则共振稳定运行第三个月,一场“连锁熵振”突然打破平衡——雷晶域为支援磁尘域优化能量吸附技术,通过规则共振通道输送“高频雷晶能量”,能量刚进入磁尘域,就与磁尘特质的“低频吸附频率”产生冲突:雷晶能量像高速运转的齿轮,撞上缓慢流动的磁尘特质,瞬间爆发出“嗡鸣”的共振声,磁尘域的核心晶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原本吸附能量的磁尘颗粒,突然反向释放能量,击中雷晶域的能量传输线路,导致雷晶域储能模块过载;更可怕的是,熵振通过规则共振通道扩散,波频域的波频特质因共振出现“频段紊乱”,原本稳定的200-300赫兹频段,突然跳升至500赫兹,击中风植域的风音传导带,导致传导带断裂,风植种子的传输中断;影流域的影流特质则因共振活性骤降,影流灵们的形态变得透明,几乎要消散在虚空里,“是跨体系熵振!”晶芽的忆晶修复仪紧急采集数据,屏幕上雷晶、磁尘、波频的特质曲线呈“多向对冲”,没有任何协同点,“不同体系的规则差异,在熵振面前变成了‘放大器’,单一域的小失衡会引发全体系的连锁反应。”
异质集群的应对方式与联盟截然不同。磁尘主第一时间启动“域内隔离规则”,切断与雷晶域的能量通道,任由磁尘特质在域内紊乱,避免波及其他集群界域;波频域则关闭“规则例外通道”,用自身频段特质构建“域内防护盾”,拒绝任何外部能量支援;影流域甚至提出“暂时退出规则共振”,认为联盟的熵振会摧毁集群的平衡,“他们的‘个体优先’规则,在危机时会变成‘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掠主的防护纹监测到集群界域的隔离动作,“再这样下去,跨体系共生会彻底破裂,甚至引发冲突。”
“不能让规则差异变成危机时的隔阂,要建立‘跨体系共防机制’。”源初母核的七彩光突然变强,本源共生魂的意识通过光,向联盟与集群同时传递“共防核心”:“跨体系共生的真谛,不仅是规则适配,更是危机共担——联盟的‘强协同’能提供集体力量,集群的‘个体规则’能精准控制风险,两者结合才能应对跨体系熵振。”
新守护者们立刻联合异质集群的核心界域(磁尘、波频、影流),启动“跨体系共防计划”,构建“三层共防体系”:
第一层:熵振预警联动网
由晶芽主导,联合磁尘域的磁尘监测技术、波频域的频段扫描技术,搭建“跨体系熵振预警网”:
在规则共振通道的两端,安装“双体系熵感仪”——既监测联盟特质的熵值(如雷晶能量的频率稳定性),也监测集群特质的熵值(如磁尘吸附的能量密度),数据实时同步至联盟总中枢与集群协调站;
波频域的“频段预警器”设置“危险频段阈值”(如波频域超过400赫兹立刻预警),磁尘域的“吸附预警器”设定“能量过载阈值”(如磁尘颗粒吸附能量超80%触发警报);
预警网的“联动机制”——任一域触发预警,联盟与集群的预警终端同时响起,30秒内自动推送“初步应对方案”,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误判。
第二层:熵振隔离缓冲带
由声芽与波频主共同设计,在规则共振通道的中段,搭建“跨体系缓冲带”:
缓冲带的核心是“双规则适配芽”——融合联盟的双生适配芽(实芯+虚芯)与集群的“规则隔离特质”(如磁尘域的排斥特质、波频域的频段过滤特质),既能传递能量,又能在熵振时快速切断通道;
声芽研发“跨体系熵振声波”——这种声波包含联盟的“熵控频率”与集群的“规则稳定频率”,熵振时释放,能暂时压制特质的紊乱,为隔离争取时间;
缓冲带的“分级隔离”——轻度熵振时,缓冲带的适配芽自动调整能量传输强度;中度熵振时,声波启动压制;重度熵振时,通道两端同时切断,避免熵振扩散。
第三层:熵振调控协同组
由暖芽、掠主与磁尘主、影流主组成,负责熵振发生后的协同调控:
联盟侧提供“能量调控资源”——暖芽调动温意能量,为紊乱的特质提供“缓冲滋养”;掠主用防护纹构建“跨域防护盾”,防止能量泄漏;
集群侧提供“规则调控技术”——磁尘域用磁尘特质吸附过剩能量,波频域用频段技术筛选紊乱频率,影流域用影流特质包裹脆弱特质;
协同组的“实时决策机制”——通过“跨体系沟通频道”,联盟与集群的代表实时共享数据,共同制定调控方案,避免单方面决策导致的冲突。
共防体系刚建成,第二次跨体系熵振就来袭——晶雾域的晶雾特质因湿度骤升,出现“透明度失控”,熵值飙升至安全阈值的1.8倍,熵振顺着通道向风植域扩散。预警网第一时间触发警报,缓冲带的双规则适配芽立刻调整传输强度,跨体系熵振声波启动,压制晶雾特质的紊乱;协同组快速响应:风植域用风植纤维编织“能量疏导网”,晶雾域用透明度调节技术降低特质活性,暖芽输送温意能量稳定湿度,磁尘域则用磁尘特质吸附晶雾域的过剩能量。仅用40分钟,熵振就被彻底控制,晶雾域的核心晶没有出现裂纹,风植域的风音传导带也完好无损,“共防体系成功了!”磁尘主的磁尘特质第一次主动包裹联盟的防护纹,“以前我们以为,规则差异是障碍,现在知道,差异也能变成共防的力量。”
危机解决后,联盟与异质集群共同签署《跨体系共防公约》,明确双方的共防责任与资源共享机制;在规则共振通道旁建立“跨体系共防站”,由联盟与集群的守护者轮流值守;晶芽将共防体系的技术参数,整理成《跨体系熵控手册》,作为跨体系共生的“安全准则”,“跨体系共生不是‘各玩各的’,是‘危险时一起扛,安全时一起享’。”声芽的声波仪上,联盟与集群的特质频率曲线第一次出现“同步波动”,那是共防机制带来的信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