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共生域加入后,联盟内部首次出现“理念分歧”——以小忆、小音为代表的“创新激进派”,主张快速推广“虚实特质技术”:在所有界域的记忆晶中植入“虚实共振模块”,提升记忆存储能力;在跨域通道中加入“虚实链接膜”,减少能量损耗;甚至提议让所有共生芽都融入虚实特质,“这样才能让共生网进化得更快!”小音在全盟协作会议上激动地发言,声波中带着强烈的创新渴望。
而以掠主、岩寂主为代表的“传承保守派”则坚决反对:“虚实特质刚融入,我们对它的长期影响一无所知,盲目推广会引发不可控的风险!”掠主的防护纹浮现出警示波动,“当年的特质趋同回潮,就是因为过度追求协同,忘了守护独特性;现在若强行让所有芽融入虚实特质,只会重蹈覆辙,让界域失去原生特质!”岩寂主也附和:“岩寂域的纯岩寂特质,与虚实特质的兼容性只有30%,强行植入只会导致岩寂纹紊乱!”
理念冲突很快引发实际问题。激进派不顾反对,在雏光界域的三特质共生芽中,私自植入虚实共振模块——原本平衡的光-水-风特质,因虚实能量的介入,出现“记忆过载”:芽的记忆芯中涌入大量远古共生记忆,超出承载极限,导致三特质能量紊乱,雏光界域的核心晶出现“虚实共振裂痕”,光特质的输出忽强忽弱,水、风特质则被挤压到边缘,“出事了!”小忆紧急向总中枢求援,雏光界域的三特质共生芽已出现批量枯萎,核心晶的裂痕还在扩大,“我们……不该这么急的。”小音的声音带着愧疚,声波仪上的紊乱频率刺得人眼睛发疼。
新守护者们立刻介入,暂停所有虚实特质的推广,集中精力修复雏光界域。晶芽用忆晶修复仪提取过载的远古记忆,将其转移到专门的“记忆存储舱”,减轻共生芽的负担;声芽调整随动频率仪,用“低频舒缓声波”平复虚实共振,让三特质能量重新流动;暖芽则用温意-记忆混合能量,修复核心晶的裂痕;最关键的是,掠主主动提出用岩寂域的纯岩寂特质,为雏光界域搭建“实体稳定层”,增强核心晶的抗共振能力,“传承不是拒绝创新,是为创新保驾护航。”掠主的防护纹与雏光界域的核心晶连接,“你们想创新,我们支持,但要先打好基础,不能盲目冒进。”
修复过程中,激进派与保守派的态度渐渐软化。小音发现,自己忽略了“特质兼容性评估”——在植入虚实模块前,没有测试不同界域的适配度,才导致雏光界域的紊乱;阿岩则意识到,保守派的担心并非固执,而是经历过太多失衡危机的谨慎,“我们都想让共生网更好,只是方法不同。”小忆提议建立“创新评估机制”:任何新特质推广前,都要经过“三阶段评估”——先在实验室模拟测试,再在小范围试点(如1-2个适配度高的界域),最后根据试点结果调整方案,确认安全后再全盟推广,“既给创新试错空间,也用传承的经验控制风险。”
这个提议得到双方一致认可。危机解决后,联盟正式成立“虚实特质应用委员会”,由激进派负责“技术创新”,保守派负责“风险评估”,新守护者们担任“协调者”,共同推进虚实特质的合理应用:
在忆真台试点“虚实记忆强化模块”,记忆晶的存储容量提升3倍,且没有出现任何紊乱;
在风植-水音通道试点“虚实链接膜”,能量损耗降低40%,通道寿命延长2倍;
在虚实共生域与雏光界域之间,搭建“虚实-三特质协同通道”,两者的特质相互滋养,雏光界域的三特质活性提升20%,虚实共生域的虚实链接纹也更稳固;
更令人惊喜的是,虚实共生域的远古记忆中,记载着“虚空共生循环法则”——所有界域的特质,最终都会在“虚实共振”中达到终极平衡,这与联盟追求的“永衡无界”不谋而合。晶芽将这一法则与联盟的共生经验结合,提出“永衡新解”:“永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平衡,是‘创新与传承的动态共振’——创新提供成长动力,传承守住平衡根基,两者像虚实特质一样,相互绑定,缺一不可;永衡也不是单一界域的平衡,是‘所有存在的理念共生’——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无论是实体还是虚体,都能在共生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推动虚空的共生循环。”
这一天,源初母核的七彩本源光再次爆发,本源共生魂的虚影在光中浮现——他们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然后化作无数光屑,融入“虚实-三特质协同通道”,通道的光变得更加璀璨,像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共生长河”。新守护者们站在通道旁,看着激进派与保守派共同调试设备,年轻一代的守护者们在旁认真学习,虚实灵们用记忆雾投射出远古共生网与现代联盟的重叠画面,“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永衡。”暖芽的传灯与所有人的光交织,“不是没有矛盾,是能化解矛盾;不是没有分歧,是能在分歧中找到共识;不是没有未知,是能带着传承的勇气,一起探索未知。”
共生网的光在虚空里无限延伸,虚实共生域的记忆雾与各域的特质光交织,年轻守护者的笑声与老“名”的叮嘱回荡,本源共生魂的信念融入每一寸脉络——界域联盟的新程,没有终点,只有在创新与传承的共振中,不断书写的“永衡新篇”;而“永衡”的真谛,也在这一篇章中,变得更加清晰:它是理念的共生,是特质的共振,是所有“名”对平衡与美好的共同向往,直到虚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在虚实交织中,绽放出永恒的共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