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斗罗:从收养比比东为童养媳开始 > 第165章 太初微光引遐思,星舰远航觅同源

第165章 太初微光引遐思,星舰远航觅同源(1 / 2)

“太初之力”的惊鸿一瞥,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烛火,虽不足以照亮全部,却为“幽骸前哨站”乃至整个联盟的研究方向,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那瞬间的共鸣,证明了过去被视为绝对壁垒的不同规则体系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近乎本源的共通性。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联盟最高层,但前哨站内部的研究热情已然被彻底点燃。在虚衍真人与织星婆婆的联合主持下,研究重点从最初的“观测与描述”,全面转向了更具挑战性的“复现与应用”。

“规则熔炉”被不断优化,更多的混沌道纹变体与星辉共鸣模式被设计出来,试图找到能稳定触发那“太初之力”的“钥匙”。对青铜古骸材质与道纹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学者们不再仅仅视其为一种奇特的“材料”或“符文”,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失落纪元的完整力量体系与宇宙观。

然而,进展远比想象中艰难。那千分之一刹那的共鸣仿佛只是一个偶然的奇迹,后续无数次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偶尔成功的几次,其产生的“太初之力”也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更别提加以利用。

“两种规则体系的‘接口’似乎极其脆弱且特定,”一位负责能量监测的星云族学者看着密密麻麻的失败数据,无奈道,“就像是用两根材质、形状完全不同的琴弦,想要弹奏出同一个音符,难度太大了。”

虚衍真人凝视着中央投影中那庞大的古骸,沉思道:“或许,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理解’。我们对它所属的规则体系,了解得还是太少了。仅凭这具残骸和其零碎的信息,如同管中窥豹。”

他的目光投向那条依旧稳定存在的规则裂口。裂口另一端,是那片规则惰性极强的“沉寂回廊”,以及更远方未知的混沌。

“我们需要更多的样本,更多的信息源。”虚衍真人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能只守着这一具古骸。既然它能漂流至此,那么混沌海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来自那个失落纪元,或者其他未知宇宙的‘漂流物’?甚至……是否存在与它同源,但保存更完好的‘遗迹’?”

这个想法,与远在万象道宫中林舟的推演不谋而合。

林舟借助对古骸残留信息的溯源,以及对那丝“太初之力”本质的感悟,其“万象归真”之境隐隐触摸到了更多东西。他感觉到,那场导致失落纪元终结的“大寂灭”,其本质或许并非简单的规则塌缩,更像是一种宇宙级别的“轮回”或者“升维”失败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而不同宇宙规则体系之间,可能并非完全孤立,而是存在着某种更高层面的“生态”或者“网络”。

“可。”林舟的意志降临前哨站,认可了虚衍真人的提议,“组建远航探索舰队,以‘太初之力’共鸣反应为核心探测指标,深入‘沉寂回廊’及周边未知星域,搜寻同源信号或其他规则异象。”

命令下达,联盟这台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迅速转向了探索模式。

一支特殊的远航舰队被组建起来,代号“寻源”。舰队核心并非强大的战舰,而是三艘经过特殊改造的“探索者”级科研母舰。它们搭载了以前哨站研究成果为基础、最新研制出的“太初共鸣感应阵列”,这种阵列能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与青铜古骸同源的规则波动。舰队成员也以科学家、探险家和资深星航员为主,战斗力并非首要考量,生存能力与科研保障才是重点。

舰队指挥官,由一位以谨慎和洞察力着称的诸天老牌太乙金仙——“明烛道人”担任。虚衍真人特意从“空无之舟”上分离出一丝本源气息,炼制了三枚“空无符石”交予明烛道人,关键时刻可激发短暂的空间跃迁或规则规避,作为舰队的保命底牌。

在联盟高层的注视下,“寻源”舰队悄然驶离了日益繁华的万道星城空港,如同投入无边墨海的几叶孤舟,义无反顾地航向了那片被标记为“未知”的混沌海。

舰队并未直接前往规则裂口,而是沿着“沉寂回廊”的外围,以扇形搜索模式,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扫描与探测。

时间一天天过去。混沌海广袤无垠,绝大部分区域都是绝对的虚无与死寂。“太初共鸣感应阵列”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沉默,只有偶尔捕捉到的一些宇宙背景辐射或是已知能量源的干扰信号。

数月之后,就在舰队例行穿越一片异常密集的星际尘埃云时,感应阵列突然发出了持续而微弱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