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禅让,实乃……实乃……”有大臣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然而,亦有部分深受新思潮影响的官员,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万国博览会、研读过朝霞城报告的年轻臣子,眼中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们看到了超越家天下私欲的、真正“天下为公”的理想曙光!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徽宗屹立如山。他体内那股融合了铁木真英雄气的深红真罡自然流转,一股磅礴而威严的气息弥漫开来,竟暂时压下了殿内的喧嚣。
“朕意已决!”他声如雷霆,“帝王之位,非享乐之具,乃天下至重之公器!岂可私相授受于子孙?唯有德者居之,方能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引领我大宋文明,走向那真正不朽的境地!刘混康道友,超然物外,神通莫测,德行契合天道,正是承载此重任的不二人选!”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旁始终静立、仿佛与周遭混乱无关的刘混康身上:“国师,朕知你志不在此。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为这天下苍生,为这文明火种,请道友……勉为其难!”
刘混康缓缓睁开一直微阖的双目,那目光中并无欣喜,也无惶恐,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早已洞悉今日之局。他并未看向徽宗,而是望向殿外那无垠的天空,又仿佛在凝视那无形的能量网络。
良久,他轻叹一声,声如清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以此重任相托,混康本不敢受。然,陛下既已破旧立新,混康若拒,恐使‘天下为公’之念受阻,能量网络亦将因人心失望而蒙尘。也罢……”
他向前一步,对徽宗,亦对满朝文武,更是对那冥冥中的天地万民言道:“混康愿暂承此位,非为权柄,实为护道。待他日,天下德行昭彰,贤者辈出,能量网络清明如镜,自有更胜混康者现世,届时,混康必效陛下今日之举,禅让于真正贤德,绝不恋栈!”
此言一出,徽宗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期许的笑容。他知道,刘混康的承诺,重于泰山。
一场前所未有的、非因政变、非因逼宫,而是由在位皇帝主动发起,以“德行”为唯一标准,通过近乎神迹的方式确认,并得到继任者庄严承诺的禅让,就此定鼎!
诏书迅速颁行天下,再次引发滔天巨浪。民间在短暂的震惊与困惑后,更多的是对“有德者居之”这一古老理想的欢呼与憧憬。而在各国宫廷,此消息带来的震撼,远比万国博览会更为剧烈,它彻底动摇了他们统治合法性的根基。
汴京皇城之内,象征着皇权的仪仗正在悄然更换。徽宗开始与刘混康进行漫长的交接,不仅是权柄,更是对帝国未来道路、对能量网络理解的倾囊相授。那传国玉玺之旁,悄然多了一卷《道德真经》与那幅“无无能量网德行感应略图”。
一个由道士担任皇帝,以德行和宇宙能量感应作为权力来源与监督机制的新时代,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降临于大宋帝国。前路是福是祸,是成是败,无人可知。但无疑,人类对权力、责任与文明走向的探索,就此迈入了一片完全未知,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