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主播朱迪钠脸上已不见丝毫之前的戏谑与调侃。他神色肃穆,背景音乐也变得低沉而庄重。
“家人们,”他的声音清晰而缓慢,“刚刚我开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战死沙场的皇帝’。在此,我郑重更正。”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现在,让我们说点正经的,来认识两位真正配得上‘战死沙场’这四个字的大明皇族。他们,才是大明皇室88种死法中,真正的第46种死法的拥有者——战死在沙场上的驸马,宋瑛与井源。”
“这一次,我们不调侃,不玩梗,只致敬。”朱迪钠的话,让原本还在刷着“主播知错了”的弹幕瞬间安静了下来。
朱迪钠调出了一份精美的族谱和人物画像。画像上的男子身着戎装,英气勃勃。
“首先,是西宁侯、驸马都尉——宋瑛。”朱迪钠介绍道,“他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宋晟,是追随太祖、成祖两朝的名将,威震西北,被封为西宁侯。而宋瑛本人,娶了成祖皇帝朱棣的女儿——咸宁公主朱智明。”
“可以说,宋瑛是根正苗红的‘帝婿’,标准的皇亲国戚,勋贵二代。”“历史课代表”适时补充。
“但他并非纨绔子弟。”朱迪钠展示出宋瑛的履历,“他继承了父亲的武勇和军事才能,长期镇守大同等地,是与瓦剌交锋的前线指挥官之一,战功卓着。”
奉天殿前,朱棣看着自己女婿的画像和履历,眼神复杂。虽然他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咸宁公主一定是将来才有的女儿,但是一想到战死的女婿,他是既自豪又伤感......
“然而,悲剧在正统十四年就已埋下伏笔。”朱迪钠切换画面,显示出一场惨烈的战斗场景,“在皇帝亲征之前,也先就已经寇边。七月,宋瑛与大太监郭敬、武进伯朱冕等,在阳和口(今山西阳高)与瓦剌大军激战。”
“由于监军太监郭敬胡乱指挥,掣肘将领,导致明军大败!”朱迪钠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诸位都督、参将战死,士卒死伤遍野。而我们的西宁侯、驸马都尉宋瑛,就在这场极其窝囊的战役中,力战殉国!”
画像上英武的宋瑛,与战场上身陷重围、浴血奋战的形象重叠,最终,那具代表着荣耀的盔甲,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死在了皇帝亲征之前,没能看到后来那场更大的荒唐。”朱迪钠沉重地说,“但他是站着死的,作为一名将军,死在了他应该守卫的阵地上。”
朱元璋默然不语,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对勇武者的认可。朱棣则闭上了眼睛,为这个战死的女婿,也为大明边境的危局,感到一阵心痛。
就在朱迪钠介绍宋瑛时,天幕上的弹幕区,一些考据党网友已经开始深入挖掘宋家更深的背景。
“等等,我好像发现了华点!”“八卦小能手”发言,“主播说宋瑛继承的西宁侯爵位?我记得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宋琥,才是最初继承爵位的那位,后来因为犯错被革了爵位,才轮到宋瑛上的!”
这条弹幕立刻引发了更热烈的讨论。
“家族考据党”立刻跟上:“没错!而且重点是,宋琥娶的是谁?是永乐皇帝和徐皇后嫡出的第三女安成公主!宋瑛娶的是第四女咸宁公主!我的天,宋晟老爷子这是什么牌面?两个儿子,把永乐帝和徐皇后嫡出的两个女儿全娶回家了?!”
这条信息一出,弹幕瞬间沸腾了。
“卧槽!一门尚二主!还是嫡公主!这恩宠简直没边了!”“熬夜会秃头”惊了。
“这充分说明宋晟在永乐朝的地位有多稳固,多受信任!”“逻辑鬼才”分析道,“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勋贵了,这是绑得死死的帝党核心,铁杆心腹啊!”
“再往前扒扒宋晟老爷子本人!”“历史课代表”不甘示弱,甩出资料,“宋晟是濠州人,跟太祖爷是老乡!元末就跟着起兵了,是真正的从龙老臣!虽然因为一直镇守西北要地,没能参加靖难之役,但永乐帝登基后,照样把他和丘福、朱能这些靖难头号功臣一并封侯!西宁侯,世袭罔替!”
“懂了,老爷子属于资历老、能力强、还特别让人放心的那种国之柱石!”“今天吃啥好呢”总结道,“所以才能得到两代帝王的极致信任,恩及子孙,缔造了这样一门双驸马的顶级勋贵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