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49章 第45种死法:蹊跷死亡的废后

第149章 第45种死法:蹊跷死亡的废后(2 / 2)

“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子朱祁镇,孙太后选择了完全放任。”朱迪钠展示出母子相处的画面,“她对朝政不闻不问,对儿子的决策也从不过问,仿佛这个皇帝儿子只是她安身立命的依靠。”

画面中,孙太后总是安静地待在深宫,而朱祁镇则意气风发地处理朝政。

【教育反思】:“这母亲当得也太省心了吧?完全放养啊!”

就在网友们热议孙太后的为政风格时,一位名叫历史比较学的网友提出了一个精妙的观察: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孙太后与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就像是同一出戏码在不同时代的上演。两位太后的人生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天幕上随即出现两位太后的对比画像,左侧是吕太后端庄持重的形象,右侧是孙太后温婉内敛的容貌。

细节控立即补充道:确实!她们的儿子都是在年幼时登基,都需要母亲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引。可惜的是,两位太后都没能胜任这个角色。

然而细究起来,二人的差异更为明显。朱迪钠调出两位太后的出身资料,吕太后出身名门,其父是太常寺卿吕本,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而孙太后只是永城县主簿之女,受教育程度有限。

天幕上展示出两位少女时期的受教育场景:吕太后在书房中研读经史,孙太后则在闺中学着女红。

教育观察者点评道:这就决定了二人政治素养的天壤之别。吕太后懂得制衡之道,孙太后却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朱迪钠继续分析:在关键时刻,两位太后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建文帝削藩时,吕太后至少还能提出谏言;而面对朱祁镇的胡作非为,孙太后却选择了沉默。

画面中,吕太后在向建文帝进言,神情恳切;而孙太后则独自在佛堂诵经,对朝政不闻不问。

权力分析感叹道:这就是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啊!吕太后知道什么是责任,孙太后只知道什么是自保。

有趣的是,朱迪钠调出后世对两位太后的评价,虽然二人都被认为教子无方,但历史对吕太后的评价要低得多,毕竟建文帝失败了。而关于孙太后的记载则多是不预政事,毕竟他的儿子还是皇帝。

公平秤评论道:这评价很公正!努力过但失败,和根本不努力,是两回事。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两位太后的命运却惊人地相似。朱迪钠总结道:

无论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选择失误,她们最终都未能阻止儿子走向悲剧。建文帝失国,朱祁镇被俘,两位太后晚年都要承受丧子之痛。

天幕上出现两位太后晚年的画像,眉宇间都带着相似的哀愁。

命运观察家精辟地指出:这就好比两个不同水平的玩家,却都在同一个关卡失败了。有时候,起点不同,结局却可能相似。

这番对比让天幕前的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意识到,后妃的教育和素质,远比想象中更重要。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权力解构”提出了一个大胆猜测:

“或许吕太后、孙太后这样的形象,根本就是文官集团刻意塑造的结果?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干政的太后,这样才能确保文官集团对朝政的掌控。”

这个观点立即引发了热烈讨论。

“政治分析”表示赞同:“仔细想想,确实每次都是文官集团在推举这些的太后。”

朱迪钠最后总结道:“无论真相如何,孙太后的故事都折射出明代后妃在政治漩涡中的无奈。她们既要保全自身,又要维护儿子,往往陷入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