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26章 第37种死法:死于征途的永乐大帝

第126章 第37种死法:死于征途的永乐大帝(2 / 2)

而年轻的朱棣,此刻心潮更是澎湃难平。天幕上那个纵马驰骋、挥斥方遒,最终马革裹尸的“永乐大帝”,既是他憧憬的未来,也像一面映照出残酷命运的镜子。他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那是对建功立业的无限向往,也是对命运无常、强如帝王亦难逃生命终局的深深敬畏。

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中,有一个人内心的波澜,或许比朱元璋和朱棣更为复杂微妙——那便是太子朱标。

他一直安静地站在父亲身侧,以储君的身份,更以长兄的身份,看完了关于四弟朱棣一生的“剧透”。他看到了四弟如何以藩王之身逆势而起,看到了他如何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看到了他如何迁都北京、修撰大典,也看到了他晚年的心力交瘁和最终倒在征途的遗憾。

一个此前或许从未如此清晰、如此尖锐地浮现的念头,此刻不受控制地在他脑海中盘旋、放大:

“如果……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我,我能做得比四弟更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在瞬间就让朱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他精通经史,娴于政务,宽厚仁德,深受文臣爱戴。他相信自己能做一个守成之君,能安抚天下,能善待兄弟子侄。

但是,像四弟那样,以绝对的武力和意志,一次次亲冒矢石,深入不毛,打得周边强敌不敢抬头吗?像四弟那样,以宏大的气魄,组织起庞大的舰队远航重洋,扬威异域吗?像四弟那样,顶着“篡位”的骂名,却硬生生开创出一个后世称为“永乐盛世”的时代吗?

朱标的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带着苦涩意味的弧度。

“恐怕……是不行。”他在心底,对自己给出了一个残酷却真实的答案。

他缺乏四弟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近乎霸道的军事天赋和冒险精神。他的“仁”在面对需要铁血手腕的复杂局面时,可能会变成“柔”。他的“稳”在需要破釜沉舟的开拓时刻,可能会变成“滞”。

天幕所揭示的未来,像一把冰冷的尺子,丈量出了他与四弟在某种核心特质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道德或能力的全面高低,而是在开拓、进取和应对极端挑战方面,一种近乎天赋的分野。

这一刻,朱标心中没有嫉妒,只有一种深沉的、混合着对弟弟能力的敬佩、对自身局限的认知,以及对未来那看似注定不同的帝王之路的茫然。

朱元璋似乎察觉到了长子的沉默与异样,他深邃的目光扫过朱标,看到了那张温润脸庞上难以掩饰的复杂神色。知子莫若父,他大概能猜到标儿此刻心中在想些什么。

一丝更深的忧虑,如同细微的裂纹,在朱元璋坚硬的心壳上蔓延开来。天幕不仅揭示了老四的命运,似乎也在无形中,动摇了太子一直以来那份温和而坚定的自信。

天空中没有幕布,但一场关于继承、能力与帝国未来走向的无声拷问,已然在这对大明最尊贵的父子之间,悄然展开。奉天殿前的寂静,也因此显得更加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