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24章 落在傅友德头上的惊天巨瓜

第124章 落在傅友德头上的惊天巨瓜(2 / 2)

正当奉天殿前众人因天幕揭示的皇家恩怨而陷入沉默,各自感慨天家无情、命运弄人之时,天幕上网友的讨论区,一条带着血腥气的陈年旧事,如同惊雷般炸响。

Id名为【傅氏族人】的网友带着一种近乎自嘲的悲愤留言:“上面说老朱对儿女下不了手?说得太对了!但他对臣子可狠多了!我家老祖宗傅友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晚年的时候,朱元璋跟我家老祖开了个‘玩笑’——说你要证明对咱忠心,就把你两个儿子杀了。结果……我家老祖傅友德,居然真的当场出去,拎着两个亲生儿子的人头回来复命了!”

这条留言本身就已足够骇人听闻,但接下来的描述更是让看到的人脊背发凉。

“朱元璋自己都吓了一跳,他不敢相信这世上真有能亲手杀死儿子的人!”【傅氏族人】继续写道,“然而,就在朱元璋震惊失语之时,我家老祖傅友德,居然拔出剑来,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一剑抹了脖子!殿前血溅五步!”

这过于戏剧化且惨烈的描述,立刻引来了考据党的质疑。

Id【历史显微镜】发言:“等等!这件事细节有出入。傅友德被逼杀子,史料有载,可能性很大。但‘殿前拔剑自刎’这情节太戏剧化了,恐怕是民间演绎。明朝宫禁森严,大臣怎么可能带剑上殿?这不合规制。”

然而,质疑之后,他点出了更冷酷的核心:“但傅友德及其二子确因蓝玉案牵连被赐死,这是事实。关键可能在于,朱元璋目睹或听闻傅友德竟能如此‘果断’地亲手处决儿子,心中升起的不是感动,而是极致的寒意——一个连自己骨肉都能毫不犹豫杀掉的人,对君王还能有多少常人的敬畏与忠诚?这种人,心思深沉狠辣,绝不能留。所以,傅友德之死,根源在于他的‘忍’与‘狠’,超出了皇帝对‘人臣’的心理预期,引发了更深的猜忌。”

天幕之下,原本作为旁观者,甚至因为天幕提及自己儿子傅忠为已故公主守孝不再续弦,而觉得傅家或许能得善终、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颍川侯傅友德,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僵立在当场!

他脸色煞白,浑身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手中的笏板“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引来了周围同僚惊愕的目光。

“我杀……杀了我两个儿子?还是我亲手?!然后……然后我也……”

这消息太过惊悚,太过匪夷所思,完全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他傅友德一生征战,自问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落到如此境地?是因为蓝玉?还是因为别的?

巨大的震惊和恐惧过后,一股更深的寒意席卷了他。他不用等十几年后了!经天幕这么一宣扬,恐怕今天,就在此刻,龙椅上那位心思深沉的陛下,就会开始用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一个未来会被亲手杀子然后自尽的臣子,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他是不是真的心术不正?是不是包藏祸心?

傅友德艰难地抬起头,果然对上了御座之上,朱元璋那双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深不见底的眼睛。那目光中,充满了探究、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被天幕提前引爆的忌惮。

整个奉天殿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刚才还在为朱家叔侄感慨的众人,此刻都将复杂难言的目光投向了面无人色的傅友德。一种兔死狐悲的凄凉感,混合着对帝王心术的恐惧,在勋贵武将们的心中无声地蔓延开来。

天空中的幕布,依旧冷静地悬挂着,它不仅映照出未来的悲剧,更像是一面照妖镜,将潜藏在当下的猜忌与杀机,也照得清清楚楚,让人无所遁形。傅友德站在那里,感觉自己仿佛赤身裸体地站在冰天雪地之中,前途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