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04章 第30种死法:短寿的徐皇后

第104章 第30种死法:短寿的徐皇后(2 / 2)

【骑驴看洪武:确实,一个向内开刀,一个向外征伐,同样是丧妻之痛,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对国家的影响还真不一样。】

朱迪钠看着这些弹幕,点头表示看到了网友的讨论,但他谨守本章重点,没有就网友的联想进一步延伸,只是总结道:“无论后世如何评价徐皇后早逝带来的连锁反应,她本人的贤德与付出,以及她短暂却璀璨的一生,都足以在史册中留下光辉的一笔。她的死,是永乐皇帝个人巨大的损失,也是大明王朝的一大憾事。”

天幕上,关于徐皇后早逝原因的讨论并未停止,反而在朱迪钠的直播间里引发了更深入的探讨。网友们似乎对“遗传”这个话题格外感兴趣。

【爱逛景山的猫】再次发言:“要我说,徐皇后早逝,根子恐怕就在徐家的短寿基因上。你们看啊,徐皇后给朱棣生的三个儿子——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那几个女儿,寿命都不算长吧?尤其是从朱高炽开始,后面的大明皇帝,有几个长寿的?”

这条弹幕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更多网友加入讨论。

【永乐年的小透明】附和道:“没错!仁宗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就没了,才四十八岁;宣宗朱瞻基三十八岁;后面的英宗、代宗……唉,仔细想想,除了嘉靖和万历皇帝靠着不上朝、修仙熬得久一点,大明中后期的皇帝寿命平均值确实不高。他们身上,可都流着徐达的血啊!徐大将军自己也是五十四岁就走了,这短寿……怕不是刻在徐家血脉里了?”

这条分析显得格外扎眼,直接将大明皇室后续皇帝普遍不长寿的现象,与徐达的遗传联系了起来。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

【最爱方孝孺】反驳道:“@永乐年的小透明你这说法太绝对了。朱高炽的儿子里面不是也有长寿的吗?比如……(此处网友可能一时想不起具体封号或名字,略作停顿)反正我记得有个王爷挺能活的。”

这时,另一个Id为【骑驴看洪武】的网友插话道:“@最爱方孝孺你说的那个长寿儿子应该是朱高炽的第六子朱瞻堈,但象他这样长寿的例子太少了!而且他为什么能长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远离政治中心,没有当皇帝那份日理万机的操劳和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你看看那些在皇位上的,有几个能轻松活到古稀之年的?压力大、政务繁重,本身就很折寿,再加上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可不就是雪上加霜了?”

朱迪钠看着网友们的争论,适时地插话总结道:“好了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遗传学的问题我们就不深入探讨了,这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不过,网友们的观察确实指出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徐皇后及其子女,乃至后续多位大明皇帝的寿命,似乎都不算特别长。这背后是遗传、是操劳、是政治压力,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恐怕很难给出一个定论。我们只能从史料记载中,看到这一连串相对短暂的生命轨迹。”

---

天幕下,奉天殿前。

朱元璋听着天幕上关于“徐家短寿基因”以及其如何“影响”了大明后世皇帝寿命的讨论,脸色变得有些微妙和复杂。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身旁的马皇后。他的妹子,在另一个时空,不也是早早离他而去了吗?天幕虽未明言,但他心里清楚,马皇后的早逝,恐怕也和徐皇后一样,与早年随他颠沛流离、在战火硝烟中操心劳力、落下内伤根子脱不开干系。想到这里,他心中一阵揪痛,暗自下定决心:得让太医院好好给妹子调理身体,那些积年的旧伤,得想办法根治才行!

然而,当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下方勋贵队列中的徐达时,心情就变得有些矛盾甚至不悦了。徐家千好万好,忠心、能干、不结党……可这短寿的毛病,怎么偏偏也随着血脉,流进了我老朱家的皇室之中?还影响到了咱的孙子、重孙子们?!这岂不是拖累了咱大明的国祚绵长?

他在心中暗自埋怨徐家的时候,却选择性遗忘了一点:就在不久前,当他听到天幕提及徐达的两个儿子(徐辉祖】徐增寿)寿数不永时,内心深处其实是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甚至快意的。毕竟,功臣后代若都身强体壮、长命百岁,对于皇权而言,未必是件纯粹的好事。外戚势力过于绵长稳固,同样是帝王心术需要警惕和平衡的。

这大概就是极致的双标吧。

只是这番心思,朱元璋是绝不会说出口的。他甚至在心里为自己的埋怨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按他所想,徐皇后早点去世,虽然可惜,但从政治角度来看,或许也未必全是坏事。徐家纵然一门两国公,荣耀无比,但若顶梁柱(徐皇后)早逝,在位的不过是些年轻子弟,其家族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自然就会随之减弱,对于皇权而言,这反倒是更易于掌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