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母仪天下的马皇后,褪去了所有光环,只是一个为儿女不成器而倍感心痛和自责的普通母亲。天幕如同一面残酷的镜子,不仅照见了皇室的权力倾轧,也照见了一位母亲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与伤痕。
今天天幕上的光芒已然隐去,但那些关于她未来夫婿欧阳伦的种种不堪言论,却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烫在安庆公主的心上。后宫里的一处偏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她年仅二十二岁、却已因迟迟未嫁而承受诸多压力的年轻面庞。此刻,这张脸上满是火辣辣的羞惭与难堪。
她现在还不认识那个叫欧阳伦的人。在她的想象里,一个能考中进士的男子,定然是文采斐然、风度翩翩,品行也应是端方正直的。她甚至曾暗暗幻想过,若能自己择婿,便要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才不算辜负了青春。
可天幕却将血淋淋的现实撕开——那个人,未来不仅会利用驸马身份走私犯法,还可能流连青楼,品行低劣到需要父皇动用极刑!自己险些……险些就跳入了这样一个火坑!
“难道……我真的错了?”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直以来,她都坚信自己的眼光,抗拒着父皇母后为她安排的那些或勋贵、或她觉得粗鄙无文的候选人。她渴望的是话本里那种才子佳人、心意相通的爱情。
但现在,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动摇。父皇母后经历的风雨,见过的人心,确实远非她所能及。他们“吃的盐比自己吃的米还要多”,这句老话,此刻显得如此沉重而真实。
然而,多年的执念和那份属于青春年少的叛逆与不甘,并非那么容易消散。
“可是……可是凭什么我就不能自己选一个合心意的?”一股委屈涌上心头,让她鼻尖发酸。她见过大姐临安公主嫁入勋贵之家,夫妻相敬如宾,却也平淡如水;她也见过其他姐妹的婚姻,多是政治联姻,鲜少有什么真情实感。她不想那样过一辈子。
说话间,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枕边。那里放着几本她珍藏的、装帧精美的书籍。这些并非四书五经,而是从前元宫廷中流传出来的话本、杂剧抄本。里面写满了才子落难、佳人倾心,写满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写满了冲破礼教、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
这些故事,是她深宫寂寥岁月中的光,是她对爱情和婚姻所有美好想象的来源。她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翻阅,将自己代入其中那些勇敢、聪慧的女主角,幻想着有一天也能遇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张生”、“柳梦梅”。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再次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页已经有些泛黄卷边,显示它被翻阅过无数次。指尖抚过那些缠绵悱恻的词句,她的眼神却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为什么话本里的爱情那样美好动人,而天幕揭示的现实却如此丑陋不堪?
为什么里面的书生个个都是至情至性、守信重诺的君子,而现实中的进士欧阳伦却是个道德败坏的小人?
是自己太天真了吗?还是这世间,根本不存在话本里描绘的那种感情?
巨大的落差让她感到一阵眩晕和无力。她紧紧攥着那本书,仿佛那是她最后的精神寄托,却又清楚地知道,这寄托在残酷的“未来”面前,是何等的脆弱和虚幻。
殿外传来更鼓声,悠长而寂寥。安庆公主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坐在烛光下,身影被拉得细长。一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代表的“正确”现实,一边是自己内心对理想情感的执着追求。天幕的预言,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照亮了她前路的深渊,却没能告诉她,究竟该向左,还是向右。
她只是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是否真的只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