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62章 第22种死法:被庶子毒杀的晋王继妃

第62章 第22种死法:被庶子毒杀的晋王继妃(2 / 2)

他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未来会毒杀王妃、祸乱晋藩的孽种,如果已经出生了,他现在就要亲手摔死他!绝不容许这个祸害活下去,玷污他晋藩的门楣!

殿内的侍从们被晋王前所未有的暴怒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跑去查问。而晋王妃谢氏,则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状若疯狂的丈夫,泪水无声地滑落。她不仅恐惧于自己未来的命运,更为自己和王爷的儿子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兄弟相残,感到深深的绝望。这天幕揭示的,是何等血淋淋的一家惨剧啊!

就在晋王朱棡因未来子嗣相残而暴怒不已之时,天幕上网友们的关注点却再次发生了奇特的转向。

【网友“人口统计学家”发言:不过话说回来,不得不佩服晋王一系的生命力啊!虽然被永乐大帝朱棣这么往死里打压,但晋藩不仅没绝嗣,反而开枝散叶,人丁越来越兴旺!到了明朝末年,晋王朱棡的后代据说已经多达六七万人了!这繁衍能力,简直逆天!】

【网友“历史讽刺家”附和: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打脸”?你朱棣再厉害,能把你三哥(指朱棡)这一脉怎么样?咱别的没有,就是能生!用庞大的人口基数,生生熬过了你永乐朝的压制,这简直就是对永乐大帝最大的讽刺啊!哈哈哈!】

这些评论,带着一种戏谑和惊叹,飘入了朱棡的耳中。

刚刚还恨不得立刻掐死未来那个孽子朱济熿的晋王,听到“后代多达六七万人”时,不由得愣住了。满腔的怒火像是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回想。是啊,现在他才多大?正妃谢氏(现任王妃谢氏的姐姐)洪武八年给他生下嫡长子朱济熺,这么多年了,府里连个次子都还没有呢!哪来的什么第三子朱济熿?

而且,经过天幕这么一闹,就算将来真有了第三个儿子,他除非脑子被驴踢了,否则绝不可能再给儿子起名叫“朱济熿”这个注定带来灾祸的名字!这个导致家宅不宁、王妃惨死的孽障,在现实时间线上,几乎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想到这一点,朱棡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未来的悲剧,似乎因为天幕的提前预警,而被巧妙地规避了。

然而,轻松只是暂时的。“六七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开始在他脑海中盘旋,逐渐带来一种新的、沉甸甸的压力。

“六七万……我的后代,会有六七万人?”朱棡喃喃自语,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眉心。这可不是六七万平民,而是六七万个姓朱的、拥有皇室宗亲身份的人!

他们都需要朝廷供养,按照《大明祖训》,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一层层分封下去,每一级都有相应的禄米、庄田、府邸。

“整个山西……才多大?”朱棡望着殿外,仿佛能看到未来三晋大地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他的子孙后代,每一个都在伸手向朝廷、向地方要钱要粮要地。“就算把整个山西的田地、赋税都拿来分封,恐怕……恐怕也不够这六七万人分的吧?”

他虽然没有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但基本的算术和常识还是有的。如此庞大的宗室人口,对于朝廷财政和地方民生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是一场灾难!

一股新的愁绪,取代了之前的愤怒和庆幸,萦绕在朱棡心头。子嗣昌盛,本是帝王家最值得夸耀的福气,象征着血脉绵长,国祚永续。但此刻,在这天幕揭示的未来图景面前,这“福气”似乎正朝着一个难以承受的“祸患”悄然转变。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他的子孙们为了有限的禄米和资源而争夺不休,而朝廷国库则因供养庞大的宗室而日益空虚……这天幕,不仅揭示了血腥的宫廷斗争,也映照出了隐藏在皇家荣耀之下,那日益臃肿、尾大不掉的制度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