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38章 朱元璋对继承人的抉择

第38章 朱元璋对继承人的抉择(1 / 2)

天幕之上,后世主播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丝经过时间沉淀后的苍凉: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的去世,对时年六十五岁的朱元璋而言,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大家回顾一下就会发现,这位老皇帝在短短十年间,接连经历了嫡长孙朱雄英(洪武十五年)、爱妻马皇后(洪武十五年)、以及如今最为倚重的继承人这三重至亲的离去。这位年过花甲的帝王,在那一刻,真正体会到了何为‘孤家寡人’,何为命运的无常与残酷。”

天幕下的朱元璋,嘴唇微微颤抖,朱迪钠的话语像冰冷的针,一下下刺在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

然而,更冰冷、更刻薄的,是紧随其后飘过的几条网友评论,它们如同淬毒的匕首,精准地扎向那位已是暮年的皇帝:

【网友“毒舌评史”发言:要我说,朱元璋这命格也太硬了!从小克死父母兄弟,中年开始克死并肩作战的兄弟子侄(指常遇春、徐达以及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到了晚年,连发妻和精心培养的继承人都克死了。这帝王之命,果然是孤星照顶,注定要用至亲的鲜血来献祭啊!】

【网友“玄学爱好者”附和:没错,自古天家无亲,尤其像他这种从底层杀上来的开国皇帝,煞气太重,命格太硬,身边的人承受不住这皇气的反噬也属正常。】

“放屁!胡说八道!”

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他胸口剧烈起伏,想要厉声驳斥这些无稽之谈。他朱重八一生不信命,只信自己!他能有今天,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是殚精竭虑治理出来的,与那劳什子命格有何相干?!

可……为何心会如此之痛?为何在这无尽的深夜,看着空荡荡的大殿,那丝关于“命运”的隐秘恐惧,会像毒蛇一样缠绕上来,让他透不过气?难道……难道真是自己的缘故,才让身边的至亲一个个离去?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梦魇,挥之不去。

朱迪钠的声音将众人(包括天幕下不同时空的观看者)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而残酷的政治抉择上:

“巨大的悲痛终究要面对现实。一个无比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沉甸甸地压在了朱元璋和整个大明王朝的头顶:帝国储位空悬,国本动摇,必须尽快确立新的继承人,以安天下之心。”

“当时摆在台面上的,主要有六位人选。”朱迪钠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他们分别是:四位成年且就藩在外的儿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以及太子朱标留下的两个儿子——朱允炆(吕氏所出)和朱允熥(常氏所出)。”

随着朱迪钠开始逐一分析这六人的优劣,天幕下的洪武朝臣们,无论是在洪武十一年的曹国公府前,还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各自府邸,都不由自主地在心中跟着盘算、权衡:

秦王朱樉:嫡次子,名分最顺。但……劣迹斑斑,暴戾无道,刚刚才因在西安的恶行被老头子下旨严厉惩戒,差点王位不保。若立他,恐天下不服,且其性格绝非守成之君,只怕是第二个隋炀帝。

晋王朱棡:嫡三子,也有能力和威望,镇守太原,兵强马壮。但史载其性骄纵,在藩地亦多有不法之事,且与秦王类似,非仁厚之主,朱元璋对其并不完全放心,担心他驾驭不了开国的那帮老臣悍将。

燕王朱棣:嫡四子,能力出众,文韬武略在诸王中堪称佼佼者,且长期镇守北疆,多次率军出击漠北,功勋卓着。但其王妃是徐达的女儿,徐家在大明军中的影响力盘根错节,立他,难保不会出现强大的外戚势力,这是晚年猜忌心极重的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更何况,从礼法上讲,没有跳过老二、老三而立老四的道理,这会引发更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