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29章 第13种死法:自焚的潭王夫妻

第29章 第13种死法:自焚的潭王夫妻(2 / 2)

这股寒意,不仅笼罩着奉天殿,也同样笼罩着正在应天府某处街巷带队巡视的前军都督府佥事於显。

於显自然也听到了天幕的声音。当听到自己女儿和潭王女婿的名字被点出,并冠以“死法”时,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手中的刀柄几乎都要握不住!他这样小心翼翼、兢兢业业才爬到今天位置的武官,最怕的就是被卷入是非之中。而对于一个不惹事的亲王而言,最大的麻烦来源,往往就是……王妃的家族!

难道……难道是我於显未来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牵连了女儿和潭王?!

於显脸色煞白,站在寂静的街头,仰望着那散发着不祥光芒的天幕,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茫然。

天幕上,评论区再次活跃起来,网友们将潭王夫妇的悲剧与另一位亲王的着名事件联系了起来。

【网友“明史爱好者”发言:说起来,虽然湘王朱柏夫妇在靖难时的举宫自焚最为着名,被后世文艺作品多次渲染,显得悲壮无比。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湘王夫妇自焚的八年前,就已经有潭王朱梓和王妃於氏自焚而死了!都是烈火焚身,真是可叹又可悲!】

这条评论立刻引来了更细致的考据党。

【网友“历史细节控”反驳并澄清:楼上说得对,但这两次事件的性质完全不同啊!湘王朱柏夫妇自焚,是在建文削藩时期,是为了抗议建文帝强加给他的谋反罪名,以死明志,带有强烈的政治抗议色彩,所以显得格外悲壮。而潭王朱梓夫妇的自杀,根据史料分析,是因为王妃於氏的兄长(即於显之子)卷入了胡惟庸案,潭王恐惧之下,以为自己的王妃也会像邓次妃、鲁王妃那样被父皇下令处死,他是因为极度害怕失去爱妃,又不愿见到爱妃受辱,才选择了与王妃一同自焚。这更像是一场被恐惧压垮的、绝望的殉情!】

“自焚?!老八自焚了?!还有老十二(湘王朱柏)?!”

天幕下,朱元璋听到这两个儿子最终竟都落得如此惨烈的结局,先是猛地一愣,一股混杂着痛心、愤怒和难以置信的情绪冲击着他。他的儿子,大明的亲王,竟然被逼到要举火自焚的地步?!这简直是皇家的奇耻大辱!

然而,更让他心神剧震,甚至瞬间压过了丧子之痛的,是网友话语中透露出的另一个石破天惊的信息——

建文帝?!

这个称呼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朱元璋的脑海!“建文”这个年号,到是有可能是他的标儿!然而,标儿作为大哥,一向仁厚,爱护弟弟,怎么可能做出逼死弟弟的事情?绝无可能!

那么,这个“建文帝”是谁?!难道……难道在标儿和老四之间,还有一个皇帝?!老四起兵“靖难”,不是因为直接篡了标儿的位,而是因为这个“建文帝”要削藩,还逼死了湘王朱柏?!

这一连串的推断,如同一个个惊雷,在朱元璋心中炸响!他一直以来最担心、最无法接受的事情,似乎被印证了——他的标儿,可能真的没有当上皇帝!

一股冰寒刺骨的恐惧,瞬间席卷了这位开国帝王。如果标儿没能顺利继承大统,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苦心经营的大明传承体系出了天大的问题!意味着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可能……可能早逝?!联想到之前天幕提及马皇后早逝,太子妃早逝,皇长孙早夭……这一系列的“意外”……

朱元璋不敢再想下去,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地盯着天幕,渴望得到答案,却又害怕听到那个答案。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

所有的勋贵大臣也都听到了“建文帝”这三个字,以及其背后那可怕的暗示。太子殿下……难道真的……?没有人敢出声,甚至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触怒了明显处于极度震惊和暴怒边缘的皇帝。

而正在街头感到大祸临头的於显,在听到潭王夫妇竟然是因恐惧被牵连而自焚时,更是感到了灭顶之灾般的绝望!尤其是於显,天幕虽然没明说他的儿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但“胡惟庸案”这几个字,已经足够让他魂飞魄散!他现在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家,揪着那个可能未来会惹祸的儿子问个清楚!

天空中的巨幕,在揭示了潭王夫妇悲剧的同时,又抛出了一个关乎国本传承的、更加巨大而恐怖的谜团。“建文帝”的出现,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洪武十一年的朝堂,激起了远比亲王自焚更加汹涌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