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27章 替丈夫顶罪的汤王妃

第27章 替丈夫顶罪的汤王妃(2 / 2)

【网友“历史女性研究者”感慨:细思极恐啊!邓氏承担了朱樉僭越的主要罪责被勒死,如果汤氏也是替鲁王顶了这祸害孩童的弥天大罪……那朱元璋这爹当得,也太‘双标’了吧?儿子犯错,儿媳妇偿命?】

【网友“一句话总结帝”更是用尖刻的语言总结道:破案了!在洪武大帝这里,儿子都是心头肉,犯了再大的错也能轻轻放下(比如犯了那么大罪,秦王朱樉只是被训斥、鲁王朱檀也只是被剃光了头发)。儿媳妇都是替罪羊,夫君作恶她们顶缸,夫君僭越她们赴死!标准流程:儿子犯错->追查->儿媳妇认罪\/顶罪->处死儿媳妇以儆效尤->儿子被轻轻发落。老朱家的媳妇,真是高危职业!】

这些来自后世的评论,像一把把冰冷的解剖刀,剥开了笼罩在皇家刑罚表面的“公正”外衣,露出了其下可能存在的、基于性别和亲疏关系的残酷逻辑。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勋贵大臣们,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中慢慢冷静下来,仔细回味着网友们的分析,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复杂而苦涩的神情。

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秦王朱樉闹出那么大的僭越风波,最终结果是邓次妃被勒死,而朱樉本人呢?天幕并未提及他受到什么严重惩罚,甚至他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他死后还能与爱妃合葬。若汤妃之事真如网友猜测是顶罪,那鲁王朱檀所受的处罚也不过剃光了头发,而汤妃却要被凌迟!一个没了还能长出来的头发,一个却是身上的肉被一片片给片了下来.......

这种“重拿轻放”,这种“丢卒保车”的策略,他们这些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何其熟悉!只是他们从未敢如此清晰地、将这套逻辑套用在皇帝和他的儿子们身上。

而且,扪心自问,他们也别指责皇帝双标,就是他们自己若是自家儿子犯了事,他们这些做父亲的,第一反应难道不也是责怪儿媳妇没有规劝好丈夫、没有管理好后宅吗?将责任推给“外姓”的儿媳,似乎是维护家族和儿子最“便捷”的方式。只是,皇帝将这套做法用到了极致,而代价,是儿媳妇们的性命。

想通了这一层,众人看向依旧瘫跪在地、老泪纵横的汤和的目光中,同情之色更浓,但更多的,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

而此刻,最令人揪心的,是那个身在信国公府,年仅九岁,已被指婚给鲁王朱檀的汤氏次女。

“那孩子……今年才九岁吧?”有人低声叹息。

“恐怕……是活不过今晚了。”另一人声音沉重地接话。

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汤妃未来是否真的主谋,或者只是顶罪,经天幕这么一宣扬,她已经被打上了“祸害幼童”、“凌迟处死”的烙印。汤和为了维护自家声誉,也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绝对不可能再允许这样一个女儿活下来了,更别提成为鲁王妃……汤和此刻的暴怒和决绝,便是明证。

“除非……汤和的夫人有先见之明,敢把自己的女儿藏起来……”有人抱着一丝微弱的幻想,但随即自己就否定了,“但汤夫人若真敢这么做,盛怒之下的汤和,恐怕连自己夫人都会……”

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众人这才猛然想起,信国公汤和的正妻胡氏,早已去世。就在今年,汤和晋封信国公时,朱元璋还特意追封了其亡妻胡氏为信国夫人。

亡妻已逝,无人能再护住那个女孩。

失去了母亲庇护,又面临父亲滔天怒火和皇帝冰冷意志的九岁女童,她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大难临头,无人能救,也无处可逃。

奉天殿前,弥漫着一股无声的哀戚。天空中的巨幕依旧冰冷,它揭示未来,引发动荡,却从不在意,那些被它的光芒照到的个体,将面临怎样即时的、毁灭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