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也是眉头紧锁,她掌管后宫,对东宫之事也有所了解,那个吕氏给她的印象一直是安分守己、颇有才情的。但天幕所指,言之凿凿,由不得人不心生疑虑。
“哼!”朱元璋重重哼了一声,眼神锐利,“知人知面不知心!标儿,你可莫要被妇人的表象蒙蔽了双眼!”他虽然暴怒,但并未立刻下结论,只是将“吕氏”这个名字,牢牢刻在了心里。
而跪在府院角落,依旧未被允许起身的郑国公常茂,听到天幕指控吕氏害死他姐姐,更是气得双眼赤红,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吕氏!好个毒妇!”他内心狂吼,“我管你是谁!敢害我姐姐,我常茂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他甚至根本不去想证据,六百多年后的人都这么说,还能有错?这个姓吕的,一听这个姓氏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一时间,无论是曹国公府内,还是东宫之中,甚至整个应天府所有能看到天幕的官员勋贵心中,都因这突如其来的指控,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猜疑阴影。太子妃之死,似乎不再仅仅是一场意外的医疗悲剧,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宫廷阴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天幕上,朱迪钠刚对“吕氏谋害说”进行了一番探讨,还未等众人消化,又一条带着明显煽动性的网友评论被特效推送了出来,内容更加骇人听闻:
【网友“历史解密者”打赏并留言:要我说,说不定就是太子朱标自己下的手,或者至少是默许的!他根本不喜欢太子妃常氏那个将门虎女,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枪,哪有吕氏温柔解语?而且你们看时间线,常氏一死,没过多久吕氏就被扶正了,这还不是明证?为了心爱的女人扫清障碍,古今皆然!】
这指控如同一声惊雷,再次炸响在洪武十一年的天空!
“放肆!”
曹国公府灵堂内,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须发皆张,怒不可遏!他可以对吕氏产生怀疑,可以对徐达、朱棣心生杀意,但绝不容许任何人玷污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朱标是他的心头肉,是大明未来的希望,仁厚孝顺,怎会做出如此猪狗不如之事?!
马皇后也是脸色剧变,紧紧抓住了朱标的手臂,仿佛怕他被这污名击倒。
太子朱标本人,更是如遭重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他喜欢吕氏的温婉才情不假,但对太子妃常氏,他同样敬重有加,那是他的结发妻子,是他两个嫡子雄英和即将出生的允熥的母亲!他朱标岂是那等宠妾灭妻、残害发妻的昏聩之徒?!这指控不仅恶毒,更是对他人格的极大侮辱!
天幕上的朱迪钠看到这条评论,明显也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甚至带上了几分驳斥的意味:
“这位‘历史解密者’老铁,你这个猜测……恕我直言,简直就是‘有罪推定’,太过于想当然了。”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正色道:“首先,我们说太子朱标更喜欢吕氏,这或许是真的,史料和后世研究也普遍认为吕氏更得太子欢心。但是,请注意一个基本事实:在太子妃常氏活着的时候,常氏为太子生下了四个孩子(包括即将出生的朱允熥),而吕氏到常氏去世时,才生了一个儿子(即朱允炆)。这在极其重视子嗣,尤其是嫡子传承的古代皇室,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太子朱标在实际行动上,对太子妃常氏的眷顾和重视程度,是远远超过吕氏的。频繁的生育本身就是恩宠和地位的体现。”
他顿了顿,加强语气:“其次,你所说吕氏受宠其实发生在常氏死后。正妃去世,次妃因得太子喜爱、且育有子嗣而被扶正,这在礼法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怎么能反过来当成太子默许甚至参与谋害发妻的证据呢?这个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朱迪钠的这番解释,条理清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幕下的紧张气氛。
朱元璋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眼神依旧冰冷,他狠狠瞪了一眼天空,仿佛要将那个胡说八道的“网友”揪出来碎尸万段。马皇后也稍稍松了口气,轻轻拍着朱标的手背以示安慰。